“是瓦刺部,瓦刺騎兵來襲!”

護送“九白大貢”使團的韃靼部騎兵,此刻已經發現對方不是什麼前來對接的明國兵馬,相反是準備劫殺使團的瓦刺部騎兵。

於是各種警示呼喊接連響起,蕭瑟的北風中充斥著肅殺的意味。

率領瓦刺部騎兵的主將,正是太師瓦刺的弟弟伯顏帖木兒。

當他得知堂堂全蒙古岱總汗脫脫不花,為了從明國那裡得到互市貿易跟朝貢名額,居然向漢人王朝俯首稱臣,簡直就是怒火中燒。

任何一個蒙古部落,都可以單獨匍匐在明國皇帝的腳下,包括瓦刺部的太師也先,唯獨韃靼部的脫脫不花不行!他身上的蒙古大汗身份,象徵著黃金家族血脈的尊榮,象徵著長生天子孫的驕傲。

跪下了,想要再站起來就遙遙無期!除此之外,就是脫脫不花把剛剛擁立的皇太子猛可,押送到明國京師成為質子。

毫無疑問他這招借刀殺人之計,簡直就是擺在了明面上。

猛可是太師也先篡奪蒙古大汗之位,真正控制整個蒙古諸部,最為重要的一道籌碼之一。

如果他陷入漢人手中,就意味著明國掌控了蒙古大汗傳承的法統,脫脫不花一旦遭遇到任何不測,就可以把猛可推出來“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招本就是太師也先打算自己用的,怎麼可能為大明做嫁衣?“長生天的子孫,絕不向蠻子跪下!”

“殺光這群懦夫,奪回皇太子!”

“草原永遠是屬於蒙古人的!”

一聲聲怒吼,感受到屈辱的瓦刺騎兵血脈賁張,衝鋒陣型勢如破竹,宛如一把尖刀殺入韃靼部騎兵陣營。

突然的遇襲,讓韃靼部的護衛兵馬還沒有做好應對準備,再加上此時猛可暴起大喊道:“韃靼族人們,你們願意成為漢人的奴隸,願意讓蒙古成為明國的臣屬嗎?”

“這種羞辱的九白大貢,我猛可絕不接受,寧死不當這個質子!”

“草原上的鷹是翱翔天際的,明國的中原之地永遠是蒙古的牧場,讓我們拿起武器一致對外,而不是在這裡自相殘殺!”

對於底層韃靼部士兵來說,他們並不清楚上層的權勢爭鬥,更不知道看似英明神武的太師也先,實則已經準備向蒙古大汗脫脫不花磨刀霍霍了。

他們能看到的,就是自己尊崇的大汗,明明在蒙古鐵騎殺到明國京師的優勢處境,突然間選擇和議嚮明國皇帝俯首稱臣,放棄了身為蒙古大汗的驕傲跟尊貴。

可能正常時期下,哪怕心中有不滿跟憋屈,卻只能遵從脫脫不花的命令。

但現在外有韃靼部兵鋒所向,內有皇太子號召放棄抵抗,本就沒有什麼鬥志的韃靼部騎兵,抵擋心氣瞬間土木瓦解。

唯獨蒙古出使大臣特木爾,以及護送騎兵千夫長滿都拉圖,還是沒有放下手中的刀劍。

“瓦刺準備朝我們動手了,必須把訊息傳達給大汗!”

特木爾很清楚目前韃靼部遭受到的危機,遼東之戰後經歷過休整的瓦刺部,已經逐漸的恢復了往日強大實力,絕對不可能坐視其他蒙古部落壯大。

現在劫殺韃靼部使團,就相當於公開撕破臉皮的訊號。

“返回汗庭有數百里路途,茫茫雪地我們跑不掉的!”

千夫長滿都拉圖是怯薛軍的一員,他們是蒙古大汗最為忠誠的護衛跟親軍,絕對不可能相信什麼瓦刺部一致對外的鬼話。

“這裡離大同邊境不遠,只能繼續前往明國.”

“帶上皇太子突圍!”

能擔任出使大臣的,自然腦子好使屬於先決條件,特木爾立馬想到了應對方法,明國邊堡防線能阻擋瓦刺騎兵的追擊。

“好,我們就前往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