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伯數月內就從邊關一介武將,晉升為京師公侯世家,這速度是不是有些快了?”

聽著成敬念出封賞聖諭,一名官員小聲嘀咕了一句。

多少官員忙忙碌碌一輩子,封侯拜相四字卻遙不可及,就算石亨守衛京師有功,這封賞著實有些太過了。

“只能說陛下真是出了個大價錢.”

另外一名官員語氣譏諷的回了一句。

論戰功,讓石亨跨入勳戚門檻,已經稱得上是天大恩賜。

想當初靖遠伯王驥,以兵部尚書這種文官巔峰身份,親身前往麓川毒蟲瘴氣之地,耗時五年足足打了兩場戰役,才被太上皇朱祁鎮封為靖遠伯。

石亨何德何能,能凌駕於王驥之上,率先步入侯爵的門檻?毫無疑問,當今聖上這般大肆封賞,就是為了收買石亨,以求掌控他手中的兵權。

“慎言!”

聽到這譏諷的話語,一名鬚髮皆白的老官員提醒了一句,這種話要是被有心人聽進去,可是有殺頭之禍的。

奉天殿內外群臣的議論紛紛,自然是引起了掌管禮儀的御史注意,只見他立馬高聲喝止道:“肅靜,誰再大聲喧譁,按照殿前失儀處置!”

這一聲警告下來,之前還小聲討論的群臣們,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與此同時,成敬繼續宣讀道:“昌平伯楊洪,晉爵為昌平侯!”

如果說石亨晉爵為武清候,僅僅讓朝臣感嘆升遷速度過快,引發了一些議論。

那麼宣府總兵官楊洪晉爵為昌平侯,這下就讓在場的文武官員感到群情激憤了。

要知道土木堡之敗直接原因之一,就在於楊洪之子楊俊棄城逃亡,從而斷了二十萬親征大軍的後路,只能困守在土木堡這個絕地。

京師守衛戰之前,考慮到九邊重鎮宣府的重要性,景泰帝朱祁鈺赦免了楊洪知情不報的罪責,還晉升他為昌平伯。

當時就引發了很多朝臣的不滿意,考慮到大敵當前不能內部出現混亂,於是乎就被一筆帶過了。

雖說京師守衛戰過程中,楊洪奮勇殺敵,起到了些將功補過的作用。

但是跟石亨這種大破敵軍的功績相比,還是差的有些點多,憑什麼能被封為侯爵。

就算想要收買人心,也不能這般濫用勳戚身份吧?“陛下,臣斗膽諫言,昌平伯功績不足以晉爵!”

群情激憤之際,一名年輕身影直接站出隊伍,大義稟然的朝著景泰帝朱祁鈺諫言。

此人也算得上是沈憶宸的老相識,他便是入閣參預機務,加封大理寺少卿的楊鴻澤!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身上還始終保持著一股書生意氣,面見這種不合理封賞,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反對。

見到有人公然站出來反對,並且對方還是新晉閣臣,楊洪的臉色有些難看。

不過這種情況下,他無法為自己辯解些什麼,只能把目光望向了龍椅上的景泰帝朱祁鈺。

“楊卿家,昌平侯識破韃虜奸計,堅守宣府閉門不開。

後在京師守衛戰中,緊急奉詔調集山西精兵兩萬馳援京師,一路追殺餘寇至霸州,可謂是勞苦功高.”

朱祁鈺面對楊鴻澤的質疑,並沒有用皇權壓下去,反倒是耐心解釋了晉爵的原因。

只是看到景泰帝朱祁鈺這般作派,沈憶宸暗暗搖了搖頭。

他與楊鴻澤可以說是死對頭了,深深知道對方的脾氣秉性,這傢伙就是個認死理的“腐儒”。

解釋是沒用的,大機率你還說不過他,並且陷入唇齒之爭後,會極大的削弱皇帝權威。

歷史上朱祁鈺過於親和的性格,並沒有為他贏得朝臣尊重,反倒是遭受到諸多鄙夷。

特別是在改立太子這件事情上,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