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未聞!”

聽到這話,有一名官員嗤之以鼻的回道:“那六元魁首你之前聽說過嗎?”

“未曾.”

“那不就得了,文曲星級別的人物,註定是要開創歷史的.”

此番話語引得很多科場同年深感贊同,一旦身份地位拉開了明顯的差距,那麼大機率就沒有了嫉妒跟恨,只剩下羨慕了。

就好比後世很多人會嫉妒比你強一點的同學、同事,甚至是鄰居。

但有幾個人會去沒事嫉妒麻花疼、傑克馬這種頂級富豪呢?還不是各種叫爸爸!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沈憶宸飛速升官拉開差距後,也與當初的科場同年沒有了競爭利益衝突,反而對方還能用同年之誼抱抱大腿。

於是乎,沈憶宸在同年之間的風評,得到了飛速好轉!不過在翰林清流眼中,對於沈憶宸的排斥跟敵意就更大了。

這裡面除了沈憶宸當初以“官”壓人的因素外,還有就是賀平彥跟楊鴻澤等人,不斷在翰林院中攻擊挑撥,瘋狂拉仇恨。

雖然商輅跟蕭彝二人,也幫沈憶宸解釋跟據理力爭過,但自古君子鬥不過小人,更別論他們兩個也非能言善辯之輩,改變不了大局。

另外就是在之前朝會上,翰林檢修陶宏正因誣告被革官為民,這個黑鍋他們不敢歸罪於皇帝或者侍讀學士倪謙,只能又甩到沈憶宸身上。

舊恨未消,又添新仇,關係能緩和才怪。

“哼,什麼緋袍大員,沐猴而冠罷了.”

聽到旁邊低品階官員的驚歎,一名翰林官諷刺了一句,那股酸味簡直溢於言表。

楊鴻澤不想參與到這種低階的言語攻擊中,他轉而朝著身旁賀平彥說道:“賀兄,在下近日與大宗伯溝透過,沈憶宸得到了勳戚的全力支援,恐怕大勢已成了.”

朝貢大禮結束後,胡濙就把楊鴻澤叫了過去,悲觀的告訴他未來朝廷局勢可能會走向敗壞,要堅守住心中公正道義,等待撥開雲霧的那天。

因為楊溥的綏靖加上勳戚的入場,讓胡濙感到身心俱疲,有種無力再扭轉朝局的哀嘆。

文官集團扶持的曹鼐、陳循等人,都在正統五年至正統九年這段時間內,陸續靠著延推制度進入內閣。

楊鴻澤身為更後一輩的培養目標,在局勢艱難時期當蟄伏自己,儲存有生力量。

胡濙的悲觀也影響到了楊鴻澤,他本是滿腔熱血期待著能有一番作為,蕩平朝堂之中的汙濁。

結果沒想到局勢完全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文人群體先一步勢衰。

賀平彥聽到楊鴻澤的話語,面露不屑道:“想成大勢,沒那麼簡單.”

“何出此言?”

“沈憶宸仕途太順過於狂妄了,宮中傳言他得罪了王振,以閹賊的小肚雞腸,還能讓他好過嗎?”

現在沈憶宸並非“閹黨中人”的事實,也逐漸在文官高層的揣測中得以印證。

並且一部分核心中低層官員,也得知了這個訊息。

但這並未改變清流言官對沈憶宸的印象,畢竟對於這群二極體而言,只要忠誠的不絕對,那就是絕對的不忠誠!而對於賀平彥這種官宦子弟而言,沈憶宸是什麼人不重要,哪怕他就是鐵桿文人,同樣是自己敵人。

這無關立場,只關乎利益!沈憶宸的橫空出世,幾乎讓賀平彥建立的共興社作廢,風頭目光全都吸引過去了,朝野之中再無人關注他這個“年少有為”的社長魁首。

一顆冉冉的政治新星,還未升起就被奪走了光芒。

現在沈憶宸與王振交惡,讓本來都被壓制喘不過氣來的賀平彥,彷彿看到了一絲希望。

只要王振出手,勳戚集團都保不住這小子!“寄希望於閹賊內鬥,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