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將帥之才 (二合一) (第2/5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制度下,換回數倍乃至數十倍的賞賜。
甚至有些番邦小國,為了爭奪一個入貢的名額,還會大打出手。
“薄來厚往”本質是一種厚以待人的道德文化修養,強調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儒家觀點。
結果明朝把人格代入到了國格中,朝貢行為就變成了大明人傻錢多,趕緊來撿錢。
或者讓沈憶宸用後世眼光看待,大明簡直是純純的大冤種!但架不住理學思想下薰陶的天子百官,就好這口虛榮面子。
朝鮮使團的國書跟方物展示完畢後,一掃之前的緊張低沉氣氛,眾人一片其樂融融……同時朱祁鎮也禮節性的與朝鮮使臣交談兩句,內容什麼都是固定的,比如詢問使者國王是否安好,來朝途中是否辛苦這類的客套話。
朝鮮使臣結束覲見,鴻臚寺舍人也明白了沈憶宸的意圖,直接按照歷年朝貢順序宣召使臣。
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一個個番邦使臣在鴻臚寺舍人引領下覲見皇帝,這讓站在首位的瓦刺使團眾人,臉色變得無比難堪。
他們之所以會搶朝鮮使團的位置,一方面是為了給大明個下馬威,另外一方面就是警告朝鮮。
要知道也先用脫脫不花名義釋出“敕書”,不可能天真到以為一封敕書就能讓朝鮮稱臣,他本意其實是試探朝鮮的反應。
如今對於瓦刺部也先而言,兀良哈三衛已經是囊中之物,吞併他們只是時間問題。
再下一步就是直取遼東,攻佔明朝遼東都司二十五衛,獲得女真各部的土地人口。
但也先同樣清楚,一旦把兀良哈三衛吞併,明朝反應再遲鈍,也不可能任由自己再奪取遼東。
萬一到時候明朝皇帝以天子名義號令藩國朝鮮出兵,瓦刺部就很有可能腹部受敵。
只是這番試探的結果,讓也先感到很失望,朝鮮對於大明忠誠出乎所料。
沒有畏懼蒙古鐵騎也就罷了,朝鮮居然連首尾兩端都沒有,當即就稟告了會寧大明守將,並且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如今大明皇帝一統天下,汝何發如此不道之言乎?必無待汝之理!”
這道迴文讓也先感到很沒面子,自己繼承父親遺志,掌控韃靼部大汗脫脫不花,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蒙古。
正準備大展拳腳,重振大元榮光,結果連一個區區朝鮮都嚇不住。
於是他下令入貢使臣,必須得找回這個場子。
現在看來,此舉毫無效果,甚至有些自取其辱的感覺。
大明親近藩國使臣覲見完畢,按照順序接下來就該輪到實力最強的“北狄”瓦刺部覲見。
結果就在鴻臚寺鳴贊官准備宣佈的時候,沈憶宸再一次出班站在眾臣面前,並且朝鳴贊官搖了搖頭。
要是換做以往任何時刻,這種朝貢大禮流程,不是閣老跟六部尚書這種級別的重臣出面阻止,鳴贊官絕對叼都不叼。
這並不是說鳴贊官多麼強勢厲害,而是打斷禮制的後果他承擔不起。
但是不知為何,沈憶宸這次出面還沒發一言,僅僅搖了搖頭,鳴贊官就選擇了遵從,他沒有繼續宣佈瓦刺使臣覲見。
文武百官見到之後,同樣面面相覷,內心驚詫無比。
沈憶宸此子狂妄到這種地步了嗎,當著皇帝的面打斷朝貢大禮。
而且更離譜的是,鴻臚寺鳴贊官居然冒著風險聽從了!區區六品詹事府右春坊中允,而且這個正六品還是個虛銜,實職才從六品翰林院修撰,就能威望如斯?“成國公,虎父無犬子,沈修撰已經流露出將帥之才了.”
英國公張輔見到這一幕後,眼神中有著一絲藏不住的羨慕。
要知道他也是老來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