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處理完畢 (第2/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跟隨在姜沛左右一同返回縣城衙門。
望著陽穀縣官吏遠去,卞和這才開口說道:“東主,縣衙餘糧必然不多,無法長久支撐數萬災民的消耗.”
“另外追繳三大家糧稅,恐會生出事端,得做好後手準備.”
“卞先生有何建議?”
沈憶宸明白卞和憂慮的事情,這也正是他自己擔憂所在。
論起地方親民從政經驗,沈憶宸遠遠遜色於卞和,他沒有強裝一副運籌帷幄的模樣,而是選擇向對方請教。
“徵集糧草為第一要務,如若這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一切謀略計劃如同空中樓閣,隨時都會崩塌.”
“沒錯,可按照陽穀縣的情況來看,整個山東地界的餘糧都不樂觀,很難從其他地方大規模徵調糧草.”
這次山東張秋鎮的黃河潰堤,兗州府、東昌府、濟南府、濟寧府、泰安府都受到了波及,可以說大半個山東地界澤國千里。
沈憶宸相信陽穀縣的情況不是個例,而是山東地界的普遍現象,否則在運河兩岸就不會看到如此多逃難河北的災民。
想要從山東其他州縣大規模徵調糧草,幾乎不可能。
“東主,我們可以把目光跳脫出山東地界.”
“運河?”
“是的,運河上不僅僅有官府漕運,還有民船運輸北上的米糧,我們可以攔截下來大量收購!”
明朝大運河以運輸征糧為主,但這並不意味著整條運河就沒有其他商貿活動。
每年江南的秋收時期,只要不是遭逢到大規模的災難,糧食都會處於一個供大於求的階段,從而拉低了米價。
很多大商戶就會趁著這個時機,大肆收購便宜的米糧運輸到北方售賣。
同時冬歇期的農戶們,也會選擇在這個階段運糧,賺取些銀錢補貼家用。
如果能直接在運河上收購米糧,不但解決了缺糧的困境,甚至還省去了長途跋涉陸地運輸的損耗,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卻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沈憶宸的面前,那就是錢從哪裡來?因為名義上沈憶宸是來治水的,賑災並不在他的出使任務範圍之內。
而實際上治水卻與賑災一體,如若處理不好災情,治水之事根本就無從談起。
靠著一群馬上就要餓死的災民去大修水利,那不是開玩笑嗎?但朝廷撥付的水利款項,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到位,僉都御史也沒有全權掌控一省財政的權利。
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沈憶宸現在這般指令陽穀縣眾官吏,都能稱得上是越權了。
“陽穀縣存銀恐怕也不多,支撐不起大肆收購米糧.”
沈憶宸面露難色,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更何況這裡數萬張嘴。
“東主可用整肅吏政的理由,召集山東布政司官員到陽穀縣議政,再由他們去徵調各州府存銀。
只要能撐過這段時期,朝廷戶部、工部的水利銀就會到位,所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卞和不愧擔任幕僚多年,很快就想到了解決之法。
既然沒有直接許可權去呼叫一省財政,那麼就用間接迂迴方式達到目的。
權力這東西永遠都是自下而上的,只要能拿捏住山東布政司官員,就能讓他們聽令行事!“卞先生足智多謀,本官在此謝過!”
沈憶宸拱手向卞和道了聲謝,他的這些建議不僅僅是解決了自己的難題,往大了說更是拯救了萬千百姓,當得起這聲致謝。
“東主你錯了,是屬下要謝你,如若沒有胸懷蒼生之心,這些建議一文不值!”
言罷,卞和向著沈憶宸深鞠一躬。
賑災濟民之事,根本就不是沈憶宸的任務範疇,而是地方官府的責任,他只需要治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