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憶宸並不知道漠南蒙古發生的事情,更不知道在自己總督遼東後,朝廷中樞為了幾十萬兩宗室俸祿,玩了這麼一出自毀長城的騷操作。

他此刻穿著直身札甲,雙手套上了兩當環臂,目光冷峻無比的注視著前方,一副十足的武將打扮。

身邊整齊排列著大明四萬鐵騎,刀鋒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凜凜寒光,需要用敵人的鮮血來安撫!博羅納哈勒率部緩緩前行著,非戰備狀態下除了少部分哨騎跟護衛外,絕大部分士卒是不會穿甲行軍的,這點與電視劇中情景完全不同。

並且穿著甲冑的步驟十分繁瑣,士兵們的輕甲還好點,將領級別的全甲光靠自己都穿不上去,還得親兵過來幫襯。

這就是為什麼搶佔先機,就能佔據著絕對的戰略主動,望著無盡的敵人殺過來身上連甲冑都沒有穿,那是何等的絕望?“大臺吉,前方五里處有個泉眼彙集的湖泊,我們要不要在那裡休整一番,這鬼天氣越來越炎熱了.”

瓦剌將領阿木爾,此時就跟隨在博羅納哈勒的身旁,他對於察哈爾草原地形比較熟悉,知道前方有泉眼的存在,無獨有偶沈憶宸率領的明軍就在此處等著。

“好,就去那裡休整一番,備好充足的飲水後就加速前往義州城.”

博羅納哈勒裡衣已經被汗水給㓎溼了,這幾年氣候不知道怎麼了,冬天越來越寒冷,夏天卻越來越炎熱。

人還可以耐得住飢渴,戰馬嬌貴無比容不得絲毫怠慢,必須時刻注意降溫補水。

說完之後博羅納哈勒彷彿想起來什麼,朝著阿木爾問道:“派出去探路的哨騎回來了沒有?”

“還沒有,想必是在泉眼處補水休整.”

是嗎?博羅納哈勒心中有些疑惑,不過並沒有任何危機感,畢竟就連梟雄也先都料想不到,沈憶宸能在短短時間內徵調十一萬明軍圍城。

他就更想不到,沈憶宸在圍城的同時,還敢親率四萬大明鐵騎,主動出擊自己率領的五萬蒙古主力大軍。

“讓兒郎們打起精神來,很快就要進入到遼東都司境內,從父汗傳過來的書信中描述明軍至少有六七萬兵馬,意味著他們可能有別的方法完成調兵,不能掉以輕心.”

博羅納哈勒在軍事上頗有天賦,否則天聖汗也先也不會讓他單獨在外領兵。

歷史上“瓦剌帝國”崩潰之後,長子博羅納哈勒跟次子阿失帖木兒彼此不服,展開了幾番惡鬥。

最終博羅納哈勒率領一部分族人去扎布汗河停留,建立了清朝衛拉特蒙古四大部之一杜爾伯特部。

阿失帖木兒在爭鬥中處於下風,後來還被黃金家族遺孤“小王子”達延汗屢次擊敗,無奈的西遷去伊犁河駐紮,建立了後來更為著名的準噶爾部。

從這一點上來看,如果不是也先立幼廢長,恐怕瓦剌部不至於走到分裂的下場。

面對博羅納哈勒的提醒,阿木爾卻是一臉的驕橫,很自大的回道:“大臺吉,明國的宣大邊軍依舊跟土木堡時候一樣,在我們蒙古鐵騎的刀鋒下就是一群兩腳羊.”

“要不是那石亨率領著一群族兵還有兩下子,恐怕單單靠著我們就能順勢破關而入,末將就不信沈憶宸那個文官,還能比石亨更加勇武?”

阿木爾的話語讓博羅納哈勒有些認同,本來在去年遼東之戰後,蒙古諸部對於大明兵馬重視程度再度陡增。

結果這一次交手,感覺跟當初大同府外的陽和之戰沒什麼區別,說一觸即潰誇張了點,不過也強不到哪裡去。

從宣大邊軍的狀態可以推測,沈憶宸率領的京營兵馬應該更弱。

石亨乃當世猛將,還能依靠著一群石氏宗族子弟,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沈憶宸區區文官能靠什麼?想明白這一點後,博羅納哈勒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