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尚武精神 (二合一) (第1/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馮正的這句話語,讓旁邊韓斌、伍東、孟大等人,同樣充斥著一股躍躍欲試的神情。
武將天然為了戰爭而生,特別是在沈憶宸的影響下,馮正、韓斌等福建山東衛將士,腦海中就沒有“畏戰”的概念,更不會在韃虜異族面前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
封侯掛印橫掃漠北王庭,才是大明虎賁跟漢家兒郎,應該有的尚武精神!“怎麼?這麼迫不及待想要把也先的頭顱,懸掛在紫禁城的玄武門(神武門)?”
沈憶宸玩味無比的朝著馮正調侃一句,自古漢唐盛世征戰歸來,均把異族酋首懸掛在宮殿的北闕,如今大明紫禁城處在北闕位置的正是玄武門。
馮正聽出了沈憶宸話語中的調侃味道,他神色浮現出一股嚮往回道:“當年藍玉大將軍滅北元於捕魚兒海,讓北元烏薩哈爾汗跟皇太子天保奴脫逃,沒能達成頭懸北闕的成就.”
“如今末將想要試試!”
“好,有志氣!”
聽到馮正的言語,沈憶宸當即高聲稱讚了一句,大丈夫黃沙百戰穿金甲,除了要有何須馬革裹屍還的灑脫,還得有超越前朝功績的豪邁。
沈憶宸很欣慰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將領,有著漢唐兒郎的銳意鋒芒!當然士氣可以讚賞,戰爭卻不可以義氣行事,沈憶宸身為總督遼東兵馬的統帥,得為這十一萬大明將士的身家性命負責。
同時確定了也先就在義州城,那麼還可以利用對方的大汗身份,來擴大對於蒙古的戰果。
對於遊牧民族而言,地盤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他們也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相反部族人口的多寡,才是困擾遊牧民族上千年的桎梏。
這也就是為什麼,蒙古韃虜每次犯邊,除了財物外會盡可能的多擄掠奴隸去草原。
“傳本官諭令,命隨軍工匠即刻打造攻城器械,力求把攻克義州城的傷亡降到最低.”
“另外韓斌你集中征伐軍騎兵,隨本官轉移到北面遼東軍部,與京營騎兵跟遼東騎兵匯聚一處.”
說完之後,沈憶宸再次把目光望向了城牆上那一面大纛旗,眼神中閃爍著寒光,用著一種挑釁的語氣說道:“本官很好奇天聖汗也先這條性命,到底值得多少蒙古韃虜拿名來護駕勤王!”
沒錯,就像英雄所見略同一樣,沈憶宸跟也先的想法不謀而合,都是想著要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儘可能的利用目標價值去圍點打援。
從蒙軍悍然攻陷義州城,沈憶宸很輕易就能猜測到也先的胃口,絕對不可能止步於一座小小的城池,那麼統帥的兵馬也就不會才三萬餘人駐紮在城內。
外圍還有著真正的蒙古主力部隊,沈憶宸想要利用義州城的也先,把他們給引出來在草原進行一場決戰。
自漢唐以來,漢軍從來不畏懼任何遊牧民族,大多數時候都是吊著對方打。
只可惜受限於時代的侷限性,往往耗費巨量人力物力去出征塞外,對方只要刻意避戰就很難取得戰果。
越是艱難,才越彰顯出漢之霍去病、唐之李靖、明之藍玉的赫赫戰功。
沈憶宸有著歷史的上帝視角,他很清楚就算天聖汗也先死了,後續蒙古依舊出現了“達延汗”中興,直至“俺答汗”再度兵臨明國京師城下,百年間戰爭不斷給了大明極其沉重的打擊。
與之一同失去的,還有明軍武死戰的勇氣跟尚武精神。
如果可以的話,沈憶宸想要藉此機會,把蒙古控弦之士給一網打盡,讓他們聽到“大明”二字聞之色變,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末將遵命!”
馮正、韓斌等人紛紛抱拳領命,然後數萬明軍打造的戰爭機器徹底啟動,火藥味充斥在義州城的空氣中,只需要點燃那一根導火索即可。
黑夜很快就覆蓋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