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子!另外一邊的沈憶宸,攜帶著從萬全左衛倉等四個邊堡武備庫,搶奪回來的糧草兵器,浩浩蕩蕩的返回了懷來城。

見到沈憶宸率領大軍凱旋歸來,留守在懷來城的將士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畢竟親征軍大敗後倉皇逃命的模樣,實在太過於丟人現眼,除了沈憶宸恐怕整個大明,沒有誰敢用這樣計程車兵去反攻強大的蒙古敵軍。

事實證明沈提督高瞻遠矚,更證明的大明親征軍,並不是一群喪家之犬!“明軍威武!”

面對得勝歸來的袍澤,留守在懷來城的衛所軍將士們,高呼著屬於明軍的戰號,來慶祝這一場反擊的勝利。

“明軍威武!”

同樣的呼喊聲從親征軍將士嘴中喊出,他們終於抬起頭站在袍澤弟兄的面前,用鐵與血捍衛了屬於自己的尊嚴!震天的呼聲傳遞到了成國公的營帳,他用著虛弱語氣朝著身邊的副將薛綬問道:“是儀兒跟向北歸來了嗎?”

“是,沈提督跟朱指揮僉事,率領著親征軍將士攻下四座衛城,並且奪回了糧草器械.”

“好,青出於藍勝於藍!”

成國公朱勇此刻心中,有著一股無法形容的欣慰,親征軍在自己手上被蒙古鐵騎給打敗,卻在自己兒子手中戰勝了強大的敵人。

將門虎子,莫過於此!歡呼結束之後,沈憶宸就立馬來到了自己營帳,準備接下來全軍撤往京師的事宜。

見到沈憶宸進來,卞和拿起一份文書說道:“東主,這是向朝廷請求入京的奏章,你看看還有沒有什麼紕漏?”

“卞先生辦事我放心.”

沈憶宸並沒有接過奏章細看,而是直接拿起了桌上的提督大印蓋了上去,然後囑咐蒼火頭道:“快馬加鞭把這封奏章送往京師,我們必須在這幾日就要撤退,否則蒙古大軍休整完畢,想走就沒那麼容易.”

土木堡一戰,幾十萬明軍的裝備物資,盡皆落入太師也先手中。

要知道一漢當五胡的前提,是兵強馬壯加上裝備碾壓,到了唐朝時期就只能一漢打三個突厥。

宋朝時期異族掌控了養馬地跟金屬冶煉技術,西夏出現了鐵鷂子這樣的重騎兵,金國同樣擁有了鐵浮屠這樣的重步兵,想要再取得碾壓優勢就變得困難無比。

後世有一位偉人說過,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戰術上卻要重視敵人。

太師也先時代的蒙古鐵騎絕對不是什麼弱者,有了明朝精銳裝備加持之後,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強大。

還不快速撤退,就得重現當日斷後的場景,太師也先吃過一次虧,勢必不會讓沈憶宸“逃脫”第二次。

正統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恐慌的陰雲依舊籠罩著京師,甚至絲毫不弱於土木堡戰敗的訊息傳遞回來的那日。

能成為京官的大臣,無一不是官員中的佼佼者,對於大勢有著基本的判斷。

按照時間推算,現在蒙古韃虜已經從大戰中休整過來,很快便會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

相比較之下,京師的防守卻跟前幾日沒有多大區別。

畢竟以古代的通行效率,不說徵調南方衛所士兵馳援,單單就號召山東河南等地兵馬勤王,最快速度沒有十天半個月恐怕都無法抵達京師。

相反蒙古鐵騎與京師的直線距離不過百里,騎馬強行軍一日便可兵臨城下,到那時候拿什麼去防守?就在滿朝文武惶惶不可終日的節點,一封從懷來城傳遞來的奏章,讓他們喜出望外。

卞和書寫的奏章,詳細的奏報了沈憶宸率領馳援軍這些時日的行動,包括為親征軍殿後以及反攻奪下了被蒙古人佔領的四座邊堡。

馳援軍的勝利,彷彿為京師陰霾密佈的天空,照射進來了一抹曙光。

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