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君,還是忠社稷?楊洪當機立斷裝死,命守軍開槍逼退袁彬,壓根就不看朱祁鎮傳達的聖旨,自然就沒有什麼抗命的說法。

結果現在袁彬直接舉著龍旗傳信,想要模仿宣府的舉動都不可能,要領了皇帝朱祁鎮的守信,你再拒絕其中列出的條件,就等同於抗旨不遵了。

“閉門不納!”

郭登咬牙吐出這四個字,臉上神情寫滿了決然。

哪怕自己是皇帝的姻親,可身為邊關守將,他更知道開門獻城的後果。

忠君,就意味著大同城會被瓦刺燒殺搶掠,無數百姓為奴為婢,或者成為被屠戮的羔羊。

忠社稷,雖然能保全九邊重鎮,關上通往京師的門戶。

但如果有一天皇帝返回大明,那麼迎接自己的將是家破人亡的結局。

家國兩難全,郭登依舊還是選擇了忠於天下社稷!“陛下親筆手書乃是聖旨,大同守將視若無睹,難道是想要抗命不成?”

站在城牆下的袁彬也有些急了,他時時刻刻伺候在朱祁鎮的身邊,同樣能感受到也先的態度變化。

大同城要是再不開城迎接,那麼就意味著皇帝徹底失去洞開京師門戶的價值,後果不敢想象!聽著城下袁彬的呼喊,郭登死死握住腰間刀柄,沒有絲毫改變的跡象。

但就在這個時候,身後卻傳來了一道陰柔的聲音。

“郭將軍,陛下如今在韃虜手中受難,就算不開城恭迎,至少也得看看親筆手書寫了些什麼.”

“還沒改朝換代呢,就這麼迫不及待嗎?”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同鎮守太監郭敬。

世界上很多事情就充滿了魔幻,郭敬這個與瓦刺勾結的鐵內鬼,土木堡事變後不但沒有遭受到朝廷的處罰,反而因報告了蒙古大軍想要合圍親征軍的訊息,得到了朝廷的嘉獎跟重用,地位更是超過了以往。

不出意外的話,京師危機解除後,郭敬出任十二監掌印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換做別人郭登可能不加理會,可得罪了鎮守太監,哪怕朱祁鎮無法返回京師,都必定會事後遭到報復。

節制之下,不得不低頭。

“郭公公,看了陛下手諭,就得遵從皇命.”

“本將有守城之責,還望見諒!”

郭登這話已經說的非常明顯了,抗旨不遵的前提至少得領旨,自己連旨意都沒有看到,哪來的不遵?可一旦領了旨意,就再也找不到任何的藉口開脫,坐實了抗旨不遵的罪名。

“莫非郭將軍就沒有忠君大義?”

說罷,郭敬也不等郭登解釋,冷哼一聲朝著城門士兵喊道:“開門接旨!”

聽到鎮守太監的號令,城門士兵面面相覷,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身為軍人,自然得服從主將的命令,可鎮守太監稱之為一方土皇帝都不為過。

普通士兵要是不聽他的號令,恐怕下場會極其悲慘。

望著郭敬這副作派,郭登握住刀柄的手背上根根青筋暴起,很明顯內心情緒無比激烈。

但在眨眼之後,郭登就鬆開了握住刀柄的手,用著低沉的聲音朝著城門士兵下令道:“開城門.”

伴隨著“吱嘎吱嘎”的響聲,厚重大同城門緩緩開啟,無論是近在咫尺的袁彬,還是在後方遠遠觀望的朱祁鎮,臉上都浮現出興奮的笑容。

至少皇帝身份依然能號令大將,自己還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子!可站在朱祁鎮身旁的太師也先,神情卻帶著一絲不屑。

他很清楚大同城門能磨磨唧唧的開啟,靠的並不完全是朱祁鎮這個皇帝的功勞,而是自己動用的手段!郭敬為何會突然出現在城樓上?就在於這個瓦刺的好內鬼,得到了太師也先的命令,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