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左順門空地的文武大臣大眼瞪小眼,沒有誰敢當這個出頭鳥。

畢竟要是說錯話了皇帝朱祁鎮回不來還好,萬一哪天也先犯病把他給放了回來,那真就有好果子吃了……不過事到如今,裝死也不是個辦法,身為曾經閹黨的工部侍郎王佑站了出來,拱手回稟道:“郕王,陛下書信中所需金銀並不多,對於我大明而言九牛一毛.”

“為了陛下安危,臣建議交付贖金!”

什麼綢緞珍珠金銀等等財物,以皇帝的重要性來說,不管對方有沒有交還人質的想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更何況土木堡戰敗後,大臣們已經把怒火轉移到了當初力主御駕親征的王振身上。

王佑身為閹黨成員,最近可謂是膽顫心驚,生怕引火燒身。

只要皇帝能回來,那麼就算沒有王振,日後肯定也會有張振、李振。

王佑現在急需一根粗壯的大腿抱住,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權勢。

“交付贖金沒問題,你如何能保證韃虜能交還陛下?”

早就看王振等閹黨不順眼的錢習禮,當即站了出來反駁王佑。

交錢這東西說難聽點就是個無底洞,現在看似贖金不多,等日後喂大了蒙古的胃口,恐怕會演變為天文數字。

“這種事情誰敢保證,難道你就眼睜睜看著陛下在塞外受苦,又豈是臣子本分?”

王佑大聲反駁著錢習禮,某種意義上也算是說出了目前的困境。

你交錢吧人依然回不來,你不交錢吧輿論唾沫能淹死,怎麼做都能找出不對的地方。

“臣贊同少司空所言,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乃臣子本分!”

戶部侍郎奈亨,當即站了出來支援王佑觀點。

對於曾經的閹黨成員而言,王振身亡后皇帝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他必須回來主持大局。

“為人臣是否恪守本分,不在於交納贖金上面彰顯,臣認為少宗伯所言甚是!”

又有一名大臣站了出來,立場鮮明的支援錢習禮的主張,這種交贖金的事情絕對不能開先例。

“難道你要放任陛下身處險境?”

“胡說八道,交錢才會讓韃虜不放過陛下!”

很快左順門的朝臣便吵成一片,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望著下方文武大臣如同市井婦孺一般嘈雜,郕王朱祁鈺只感覺自己頭都要炸了。

這一刻他突然有些理解了皇兄朱祁鎮的難處,看來監管國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任憑群臣吵了一陣,朱祁鈺這才把目光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于謙,朝他詢問道:“少司馬,你有何對策?”

“臣不建議遞交贖金.”

于謙此話一出,本來喧囂的左順門瞬間安靜下來,現如今兵部侍郎獲得懿旨授權提督各營軍馬,意味著整個京師的軍權都掌控在了他的手中,地位跟之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為何?”

朱祁鈺想要聽到于謙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乎?”

蘇洵的《過秦論》乃千古佳作,明朝只要是個讀書人基本上都能倒背如流。

交贖金給韃虜,就等同於齊國賂秦,想著割地求和是買不來安穩的。

同理,想靠著金銀財寶,是贖不回來皇帝的!于謙此話一出,倒是讓許多大臣如夢初醒,從而拒交贖金的陣營佔據了絕大多數。

“於少司馬,如果拒交贖金,韃虜傷害陛下龍體又該如何?”

錦衣衛指揮使馬順,朝著于謙質問了一句,天子親軍是完全依附於皇帝的心腹。

如果朱祁鎮回不來,無論換做誰當皇帝,馬順的仕途肯定是走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