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有一天能夠大權在握位極人臣。

于謙為人正直不玩權謀,並不代表著他不知道石亨話語中的“貪利之徒”是誰。

這種事情誰都沒確鑿證據,並且很容易得罪內官太監,自然不便深究。

於是他刻意撇開話題道:“韃虜並沒有著急進攻,而是在打造攻城器械,看來他們這次對於京師勢在必得.”

自從大元敗退草原後,蒙古人對於內陸的侵擾,更多是搶了就跑,極少會認真打造器械攻城。

也先這次佔據著兵力跟裝備上的雙重優勢,卻能按捺住戰意等待攻城器械的到位,側面彰顯了他的意志跟決心。

“下官擔心的不是外敵,而是也先會利用太上皇擾亂軍心.”

沈憶宸望著遠方的瓦刺主陣,有些擔憂的回了一句。

朱祁鎮雖然沒有了皇帝身份,但他依然還是大明的太上皇,加之皇城內還有孫太后愛子心切,很容易引發不可預料的後果。

“少司馬毋需擔憂,只要韃虜敢押著太上皇到陣前,本將定當率領大軍殺過去迎回太上皇!”

石亨無比豪橫的說了一句,陽和之戰恥辱他憋屈了許久,就等著立下奇功來洗刷戰敗的恥辱,以及證明自己配得上武清伯跟京師總兵官的頭銜!“石將軍驍勇,本官自然知曉.”

沈憶宸笑著附和了一句,並沒有在石亨是否有這個能力上面抬槓。

如今沈憶宸也算是官場沉浮數年,圓滑跟能屈能伸這兩點上面,他不輸很多京官老油條。

“少司馬土木堡一戰,其勇武善戰同樣不輸武將.”

石亨順勢恭維了一句,沈憶宸如今有從龍之功,同樣是皇帝面前的紅人,他自然不會輕待。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太上皇之事本官相信少司馬能處理妥當.”

我嗎?聽到于謙的話語,沈憶宸臉上露出一抹苦笑,說實話他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主導和議,能讓太上皇朱祁鎮無法回來的同時,還不能為敵人所用。

戰爭的陰雲,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點的遮蓋住整個京師的天空。

三日之後,蒙古大軍終於打造出來了一批攻城器械,他們把目標瞄準了外城廣寧門。

這座城門並不屬於京師內城的核心九門,而是外城七門中的一座,並且也是唯一向西開的城門。

相比較京師內城九門,外城七門的重要性相對較低,同時地形更有利於大軍展開進攻。

對於攻下廣寧門,太師也先可謂抱有絕對的信心,認為蒙古大軍兵強馬壯,加之攻城器械準備齊全,奪取此城門就只剩下時間問題。

可現實卻給了也先狠狠一耳光,城牆上的守軍頑強程度超乎想象,幾乎是屬於死戰不退的那種。

蒙古大軍好幾次都已經爬上了城頭,卻硬生生的被打了回來,讓戰前的樂觀預想瞬間粉碎。

“太師,蠻子們防守的很堅決,是繼續增兵強攻還是另尋他法?”

從前線退下來的阿剌知院,向也先稟告了目前局勢,短短半日攻打廣寧門就傷亡了上千人,哪怕蒙古大軍如今家大業大,也經不起這樣的損失。

“派人通知明國,就說我們要歸還他們太上皇,要求和談!”

聽到太師也先這話,阿剌知院臉上露出猶豫的神情。

明朝“升”朱祁鎮為太上皇的訊息,蒙古方面已經得知。

再加上押送朱祁鎮叩關叫門這段期間,“和談”這詞已經被蒙古人給用爛了,不知道敲詐了明國多少金銀財寶。

現在又說要和談,就算明國朝堂全是傻子,恐怕都難以奏效,更不可能令他們門戶大開。

“明國恐怕不會相信我們和談.”

“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