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下意識的就想要叫出“葉首領”三字,不過隨即想到對方曾經的身份,只能把稱呼給戛然而止。

“小的乃福建義勇葉盛,協助許縣尊運輸糧草,拜見沈提督.”

葉宗留既然在這個世上已經死了,那麼現在世間活著的人就叫做葉盛,也不再是什麼礦工首領,僅僅是一個海上船家罷了。

“本官知道了,葉老大.”

沈憶宸笑著回了一句,用上了最初的稱呼,一切盡在不言中。

“逢原,你這是運輸到京師的物資,除了糧草外可還有其他鎧甲兵器?”

寒暄過後,沈憶宸問起了最為關心的問題。

京師糧草並不缺,單單通州糧倉的存糧就足夠京師百萬人吃上一年有餘,真正缺少的是武器裝備。

“沈提督,大規模私鍛甲冑乃謀逆之舉,下官只是從福建武備庫取了幾千套存件。

不過長矛、鋼刀等兵器,倒是帶來了幾萬把,俱是尤溪爐丁打造的上好傢伙!”

當初福建起義軍招安後,願意繼續從軍的,沈憶宸都吸納進入了福建衛所軍隊,特別加入福建水師的更是高達上萬人。

至於想要解甲歸田的,沈憶宸重繪了魚鱗冊,同樣分發了給他們田地,讓起義軍將士能回鄉過上安穩的生活。

最後就是有些手藝的,比如福安礦工、尤溪爐丁等等,依舊讓他們重操舊業,只不過待遇相比較之前提升了數倍,更沒有了苛捐雜稅的壓迫。

沈憶宸馳援軍為何能以南軍身份,在不擅長的北疆草原硬抗住蒙古鐵騎的衝鋒,打了幾場血戰平分秋色?原因除了銳不可擋計程車氣外,就在於他們身上還有尤溪礦工,打造的大明最為頂尖的裝備,沒有絲毫的偷工減料。

後世戚大帥招募的戚家軍,可謂讓沈憶宸給原原本本的提前帶上了歷史舞臺!“我知道了.”

沈憶宸點了點頭,然後把目光看向身後的蕭彝。

“景純,這位是福州長樂縣令許逢原,我的心腹.”

“他這次馳援京師的艦隊,基本是以平底運輸的福船為主,可以沿著通州前往京師的內河道航行.”

“通州糧倉轉運事宜,你可以跟逢原通力協作,必能在蒙古大軍來襲之前搬運一空!”

沈憶宸之所以敢在於謙面前,擔保蕭彝能完成通州糧倉的轉運任務,除了相信對方的能力外,還有就是準備好了後手許逢原。

大明寶船這種巨型船隻,除了入海口某些航道,想要駛入明代的內河航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有這一支龐大的寶船艦隊,卻只能停靠在大沽海防口,完全使不上力。

相反福船這種平底船,缺點抗風浪能力差,不適合遠洋航行。

有點卻在於吃水錢載重大,能勉強航行在通州跟京師的內河航道,實在不行還能靠著縴夫拉船。

船運的運力是車馬的數十倍,乃至數百倍以上,只要靠著許逢原的後勤艦隊協助,才能真正完成通州糧倉的轉運工作。

聽著沈憶宸的話語,蕭彝自然明白許逢原的後勤艦隊,對於自己而言無意識“神兵天降”。

於是他立馬拱手朝著許逢原說道:“蕭某在這裡,先行謝過許縣尊的鼎力相助!”

見到蕭彝的動作,許逢原趕忙回禮道:“下官不敢居功,此乃沈提督運籌帷幄.”

“別,該誰的功勞就是誰的,我可不吃溜鬚拍馬這一套.”

解決一樁要事後,沈憶宸心情大好,於是朝著許逢原開口打趣了一句。

同樣蕭彝心情也是為之一振,笑著說道:“許縣尊可能航行海上有所不知,現在向北可不是什麼沈提督,而是兵部右侍郎,該尊稱為少司馬了.”

聽到蕭彝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