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進封為武清侯了,結果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報恩之舉,會被于謙這般不留顏面的“當眾打臉”。

此事之後,石亨就跟于謙恩斷義絕,再後來奪門之變成功,更進一步報復誣陷,導演了一場明朝有史以來最大的冤案。

歷史改變了,于謙依舊是那個于謙,哪怕沈憶宸曾經對自己有恩,他也會為了社稷安定限制對方的軍權。

只不過從結果來看,好像於事無補。

伴隨著大明將士震天的呼喊聲,沈憶宸在數萬人的目光注視之下,率領著和議出使團隊,來到了蒙古大軍的營地面前。

此時的蒙古大軍,確實與沈憶宸在土木堡見到的模樣大不相同,他們身穿著跟明軍同樣的制式戰甲,僅在外面加了一些皮毛裝飾物,更彰顯出草原遊牧民族的特色。

核心中軍營地駐守的是瓦刺部族親衛,身形相貌相比較一般蒙古人,要顯得更加魁梧精壯。

不過身邊的蒼火頭等人福建礦工,俱是從數萬精壯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體型方面完全不輸於對方。

雙方將士都刻意昂起自己的頭顱,挺起自己的胸膛,不願意在敵人面前示弱分毫!望著一步步走過來的沈憶宸,很多蒙古將士眼神中都流露出一抹意外。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曾經率軍在土木堡與自己等人血戰的明國狀元,是這般的年輕斯文,完全沒有刻板印象中武將那種五大三粗的模樣。

不過隨著沈憶宸逐漸靠近,他們感受到這位明國狀元身上,那股與文弱書生完全不同殺伐氣息。

這是隻有上過戰場見過血的武將,才能擁有的鋒芒戰意!難怪能在草原上抵擋住蒙古鐵騎的進攻,確實與眾不同。

踱步在敵軍營地中,和議使團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蒙古汗帳面前。

帳簾掀開後,首先映入沈憶宸眼簾的,是坐在最中央主位上的蒙古大汗脫脫不花。

但是沈憶宸的目光,卻並沒有在脫脫不花身上做過多的停留,而是打量著他身側的一個魁梧中年男人。

哪怕從未見過,更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單單從身上流露出的那股梟雄氣勢,沈憶宸都能猜測到對方是誰。

他就是瓦刺部首領,蒙古事實上的最高掌權者,太師也先!“明國使臣,見到我大元皇帝,為何不拜!”

站在汗位臺階下的蒙古督官阿古拉,朝著沈憶宸怒喝一句,妄圖先給一個下馬威。

聽到這話,沈憶宸嘴角流露出一抹輕蔑笑容,然後踱步走到汗帳的最中央。

“洪武元年,我大明太祖皇帝攻克元大都,大元便已亡國,何來皇帝之說?”

“相反我大明順應天命,承襲中原皇帝稱號,爾等蒙古三部皆我大明臣子.”

“上國使臣,不拜下邦之主!相反爾等要以臣子禮,向南遙拜我大明君主!”

沈憶宸擲地有聲的話語,讓在場蒙古人臉色瞬間難看無比。

他們何止是沒有大元皇帝稱號,甚至就連逃回草原後自稱的北元皇帝稱號,隨著元愍宗被害,從此去除帝號,只能稱之為蒙古大汗。

現在一個傀儡大汗脫脫不花,居然還敢在自己面前擺大元皇帝的譜,真當大明要亡國丟掉中原皇帝的法統了嗎?“放肆,敢讓我蒙古大汗遙拜你們蠻子皇帝,簡直就是找死!”

阿古拉瞬間就火冒三丈,這個明國使臣真是猖狂無比,現在大軍都已經兵臨京師城下,太上皇成了手下俘虜,還敢要自己大汗行臣子禮?“剛才不是還自稱大元皇帝嗎,怎麼現在又叫做蒙古大汗了?”

沈憶宸嘲笑了一句,估計是蒙古自己都太久沒用過什麼大元皇帝稱號,習慣性的又叫出了蒙古大汗。

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阿古拉又羞又惱下,臉色立馬就成了豬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