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作是別人,可能于謙會覺得對方在胡言亂語,韃虜西直門進攻失敗損失了數萬人馬,可他們的總兵力依舊高達二十萬左右,完全沒有到潰敗放棄進攻的程度。

相對的,大明京師九門守軍,傷亡程度其實並不下於韃虜,雙方實力是同步下降的。

但說這句話的人是沈憶宸,並且語氣斬釘截鐵不像是狂妄之言。

秉承著對沈憶宸的信任,于謙猶豫了下點了點頭道:“待京師兵馬休整之後,本官會考慮主動向韃虜發動進攻.”

“大司馬,韃虜撤退的速度可能會比預料的更快,等到兵馬休整完畢就喪失了先機.”

“下官願領兵出戰!”

沈憶宸朝著于謙主動請戰,除了想要抓住戰機外,還有就是想要攫取戰功。

太師也先“不守規矩”的扣留和議使臣,完全打亂了沈憶宸的戰前計劃,甚至是錯過了京師守衛戰。

要知道歷史上的京師守衛戰,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場高層權力的重新分配,戰後景泰帝朱祁鈺大封功臣,湧現出諸如於謙、石亨、楊洪等一批朝堂新貴。

沈憶宸想要進一步執掌天下權,就不能在京師守衛戰中缺席。

擊潰撤退的蒙古大軍,就是沈憶宸站穩腳跟的青雲梯!“向北,你才從蒙古大軍營中獲救歸來,是否有些操之過急?”

于謙把沈憶宸的請戰,當作是年輕人的激進跟衝動,內心裡面並不是很贊同倉促進攻。

“大司馬,戰機稍縱即逝,如若不信還請儘快派遣斥候,牢牢盯住韃虜大軍的動向,下官判斷最近兩日就會有兵馬離營撤退.”

“好,本官晚些時候會與靖遠伯跟武清伯商議軍務.”

面對沈憶宸的強烈堅持,于謙半信半疑的應承了下來,然後說道:“向北,回府換上一身乾淨衣服,你還得就和議事宜入宮覆命,別讓陛下久等.”

朱祁鈺跟沈憶宸背後達成的利益交換,于謙沒有參與進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一點都察覺不到異常。

官場沒有蠢人,特別是站在權力中樞的京官,皇帝定然在宮中等待著沈憶宸的回信。

而且於謙還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沈憶宸的回答,與之前回來的和議副使楊善不同。

“是,下官告退.”

得到了于謙的允諾,加上沈憶宸確實需要把蒙軍營地發生的事情,入宮面聖告知朱祁鈺,他拱了拱手便走進城內。

此時城內的道路兩旁,已經搭滿了臨時的棚子,安置戰場上的傷員。

很多人看到沈憶宸過來,不顧身上的傷痛,咬牙站起身來朝著他行禮致敬。

這一幕,讓沈憶宸不由動容。

哪怕自己並沒有在西直門並肩作戰,他們心中依然保持著一份尊重跟敬意,這可能就是福建朝夕相處兩年的回報。

回到成國公府,母親沈氏跟陳青桐都已經在大廳等候。

雖然她們已經從成國公口中提前得知安然無恙,但依舊按捺不住心中的擔憂跟急切。

只有親眼看到沈憶宸好好的站在自己面前,她們才能放線心來。

一番溫情過後,沈氏開口道:“對了宸兒,公爺之前有過交代,讓你回府後去他書房一趟,說有要事商談.”

“娘,我知道了.”

沈憶宸點了點頭,不過他並沒有先去成國公的書房,而是回到自己房間沐浴更衣。

盛滿熱水的木桶,沈憶宸全身浸泡在水中,然後把腦袋依靠在木桶的邊緣,任由陳青桐在一旁幫忙擦拭著,享受著這片刻的安寧。

只是沒過多久,他聽到耳旁傳來了輕輕的抽泣聲,回頭一看陳青桐已經淚眼婆娑,一把擦拭著一邊豆大的淚珠從眼角滴落。

沈憶宸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