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架。

兩人哪裡是大儒董靜得意弟子的對手,被打得屁滾尿流,悽慘無比,這下子同樣被視為“修道美玉”的楚氏長孫,沒辦法坐視不理,找到林守一,這場架打得十分精彩,一個拿上了祖傳法器雲雷琴,以大練氣士蒐集而來的閃電,以秘法煉製成為琴絃,每當撫琴,雷聲滾滾,氣勢非凡。而已經在大隋京城名聲鵲起的外鄉少年林守一,同樣表現不俗,一手浩然正大的五雷正法,同樣是三境修為,哪怕面對擁有上品法器的楚氏俊彥,雖然稍顯下風,可依然打得頗有章法,一鳴驚人。

據說這場意氣之爭的鬥法,甚至驚動了大儒董靜和一幫聞訊趕去的老夫子,遠遠觀戰,既是湊熱鬧,又是防止出現意外。

最後的結果,是楚氏長孫不惜崩斷了一根雷電琴絃,林守一受到滿身輕傷,不重,卻皮開肉綻,吃足了苦頭。

其實書院內部亦有陣營之分,皇帝陛下親臨書院的時候,雖然並未親見那麼大的陣仗,但是御賜重物給那些外鄉人,之後書院夫子先生們明顯極為關注那些人的功課,這自然會讓大隋本土學子心中憋屈,而當初追隨副山主茅小冬從大驪舊書院遷徙而來的學生,估計是在異國他鄉的求學生涯,同樣受了不少氣,所以除去屈指可數的幾人,絕大多數義無反顧地站在了林守一李寶瓶這邊。

如此一來,山崖書院便分成了兩大陣營,各自同仇敵愾。

書院內充滿了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

但是很奇怪,夫子先生們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很大程度又助長了這種氣氛的蔓延。

在這個關鍵時刻,又有人站了出來,火上加油。

已故大將軍潘茂貞之子,原本一個跟誰都不打交道的孤僻少年,找到痊癒後林守一,拼得被後者一手雷法砸中,一拳打得林守一倒飛出去,這次是真的重傷了林守一,嘔血不止,好不容易掙扎著起身,又被那潘姓少年一拳擊中頭顱,斷線風箏似的摔落地面,出手果決如沙場悍卒的大隋將種子弟,還不忘朝林守一身上吐了口唾沫。

山崖書院的教書先生們這才開始出手介入,不許任何人私下鬥毆。

但是名字古怪的少女謝謝,那個貌不驚人不苟言笑的黝黑姑娘,甚至沒有去探望林守一,當天就直接找到了潘姓少年,打得後者七竅流血,只能撒腿逃命,若非一位夫子匆忙出手,阻止了少女的追擊,恐怕原本精通武道的將種少年就要變成一杆病秧子。

終於這場愈演愈烈的鬧劇,在一位書院學生的出現後,總算有了收官的跡象。

這名書院學生是一個傳奇人物,寒族出身,尚未及冠,就公認擁有了擔任書院助教的學識,他先前離開大隋,正是去往觀湖書院,透過九位享譽一洲的君子共同考核,獲得正式的儒家賢人頭銜,這次返回的大隋,可謂滿載而歸,衣錦還鄉。

大隋朝廷專門派遣禮部右侍郎出城十里,親自迎回這位年紀輕輕的儒家賢人,更讓人豔羨不已的還在後頭,皇帝陛下讓宮內一位大貂寺,給這位大隋未來的廟堂棟樑,送去了一套價值連城的文房四寶,以示嘉勉。

所以這個名叫李長英的書院學子,是帶著賢人身份和大隋皇帝的御賜之物,步入東華山。

他登山入院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李槐道歉。

然後是探望臥病在床的林守一,最後是站在少女謝謝面前,說雙方都不要再意氣用事,山崖書院終究是求學之地。

在李長英離開後,謝謝從頭到尾,一言不發。

大隋皇帝並不以勤政君主名動一洲,大抵說來,名聲不顯,不如大驪皇帝那麼雄才偉略,不如南澗國君王那麼文采風流,甚至不如已經亡了國的盧氏皇帝那麼著名,不過東寶瓶洲一向是南方富饒,北方荒涼,大隋在北方算是獨樹一幟,就連南澗國權貴都願意為之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