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幽州戰事 (第1/2頁)
目光轉向幽州,關羽跟郭淮率領二萬大軍冒雪走到了中山國治下廣昌縣。由於天降大雪,本應在城樓上值守的張舉計程車兵,全部躲在城樓裡,而其他士兵在廣昌縣內大戶的房子裡取暖,被張舉封為守將校尉此時正在縣衙後庭內快活似神仙。
先鋒郭淮主動請纓,親自率領三千步軍帶著雲梯上了城牆。郭淮治下校尉踹開城樓房門時,屋內守在火盆一圈去年的賊軍只剩下投降,片刻後城門開啟,關羽大軍順利進入進入城內。在城門俘虜的帶路黨幫助下,快速拿下了廣昌縣,張舉的守城校尉被殺。
考慮到行軍過於艱難,關羽下令大軍暫緩,而先鋒軍稍作休息後,再次出發去攻佔了順平縣後暫停進攻。
率領一支偏師六千餘人的郝昭也攻克了中山國跟涿郡之間的易縣,然後駐紮在此。
趕到薊縣的劉虞上任後,也沒有在這個大雪季節裡出兵,但採納帳下文臣魏攸跟閻柔的計策,吸納流民青壯為軍,趁大雪之季編練軍士,還給趙楠去信一封,請趙楠出兵幽州。
在右北平的公孫瓚治下將領有田豫、田楷、嚴峻、嚴綱、公孫範、公孫績、公孫越、單經,謀士關靖跟範方,還有客居在此的劉備三兄弟,由於在黃巾之亂中的功績,劉備被封為無終縣縣令。公孫瓚對待烏桓族的態度比較強硬,麾下騎兵白馬從義更是讓烏桓輕易犯邊。面對烏桓的叛亂,身為護烏桓中郎將的公孫瓚也被朝廷下令斥責,公孫瓚在其治所平剛城內與麾下謀士關靖、範方,還有被叫來的劉備一起商量對策。
最終公孫瓚決定一旦天氣好轉,準備出兵關外偷襲右北平外的烏延部,利用大雪天氣派出精銳斥候前去探查烏桓大營佈置。
大雪停後廣昌縣、順平縣、易縣的百姓才敢從房內走出來,看到縣城已重新回到官軍手中喜不勝收,當發現這支軍隊與以前的官軍不同,主動清掃街道上的積雪,還救濟貧苦百姓幫助百姓修繕被大雪壓垮的屋舍。在商人眼裡這支軍隊買賣公平,關鍵還有錢,因此備受百姓的擁護,而三個縣城的世家門閥也在張純起義時已跑到薊縣去了。
得知廣昌、順平、易縣被佔後,張舉跟張純被震驚的目瞪口呆,發兵五千前去攻打希望能夠收復順平跟易縣,結果郭淮給大敗,丟下一千多人後狼狽逃回中山國郡所盧奴縣城。張純從涿郡發兵一萬去攻打易縣,被郝昭出身給擊敗,幾乎全軍覆沒,僅有不到二千人逃回涿郡治所涿縣,讓郝昭俘虜了五千餘人。郝昭從中篩選出青壯沒有惡習的三千餘人補充了部隊,其餘人用於加固城池,這更讓張純輕易不敢去攻擊。
張舉跟張純相商,決定由涿郡出兵攻打漁陽郡,接應塞外的烏桓寇婁敦部。從中山國出兵進攻薊縣,牽制住了中郎將孟益的兵力。上谷郡太守鄒丹正在面對城外烏桓大將阿羅槃的攻擊,漁陽郡正被烏桓那樓部進攻,幽州牧劉虞只好呼叫廣陽郡的兵力前去解圍。
見張純跟張舉並未敢進犯幷州,關羽等人便停止在了廣昌、順平、易縣,從雁門郡出發的徐晃大軍八千人,趕至代郡桑乾縣進行駐紮。當張舉麾下李餘率領義軍在進攻上谷郡治所沮陽縣關鍵之時,徐晃帶大軍趕到背後突襲了李餘大軍,讓岌岌可危的沮陽縣轉危為安,城外另一側烏桓大軍也只能鎩羽而歸。然後徐晃大軍趁勢收復了上谷郡居庸縣,跟沮陽縣成為牛角之勢使得李餘不敢輕易妄動。
調去解圍漁陽郡的劉虞大軍中途中了張舉的埋伏,導致大軍潰敗而逃,只能返回廣陽郡。而張舉的義軍趁機內外夾擊攻破了漁陽郡治所漁陽縣,放烏桓大軍進入長城內,一時間漁陽郡下面的平谷縣、安樂縣等縣紛紛被烏桓鐵騎踏破。上谷郡外的烏桓阿羅槃大軍也轉而從漁陽進入,幽州西北成了烏桓鐵騎的樂園。
正在塞外出戰的公孫瓚率領麾下白馬從義跟劉備三兄弟,跟烏桓烏延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