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帳外的攻城,典韋告訴趙楠找到了一條小路,但十分險峻。趙楠讓典韋挑選大軍中的獵戶,組成山地營帶著繩索悄悄去走那條小路。
典韋身先士卒,爬上陡崖將繩索放下,就這樣過了三日終於繞過了虎牢關。典韋一行八百餘人率人埋伏在雒陽到虎牢關的必經之路上,由於董卓甚至張濟也認為只要虎牢關不破,聯軍就不會跑進虎牢關後方,於是就在虎牢關快要糧草斷炊之時,押送至虎牢關的糧食來了,押送兵員僅有一千多人。
通常在穩定的大後方押送糧草的軍士一般都不會是精銳部隊,如同兩千年後八路軍在平型關伏擊的日本鬼子的輜重兵就是三流部隊一般。
當這支糧草押運大軍經過時典韋直接帶人殺出,並燒燬了這批糧草,這樣張濟大軍軍心不穩,本來在袁紹這種瘋狂的攻城之下,張濟還剩八千餘人,如今沒了糧草更是人心不穩,而胡車兒率軍去剿滅這支竄出來的劫糧隊時,他們又躲了起來,拍少了逮不住,派多了影響守關,一時間張濟也無從下手。
這時張濟收到董卓的撤軍命令,原來董卓認為雒陽不安全,便有了遷都至故都長安的想法,長安距離西涼更近一些,方便董卓控制,同時雒陽是那些世家門閥的大本營。
董卓之所以殺掉袁魁、袁逢就是向嘗試拜託士族門閥對他的控制。董卓的父親其實僅是潁川綸氏縣的縣尉,後因家道越來越差移至隴西郡。他也清楚他能夠進京背後由誰在操作,但他不想成為棋子,妄想殺掉執棋子之人。
董卓也覺得自己不是聯軍的對手,雖然他的西涼軍跟將領的死亡人數少於聯軍,可聯軍基數大,後繼人才多,還有趙楠大軍未動,這讓他憂心不已。遷都至長安還能避開聯軍的兵鋒。再就是透過遷都至長安,能把雒陽的財富搜刮一空。
為了實現遷都,董卓女婿李儒獻計道讓民間孩童傳播一句順口溜“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進長安,方可無斯難”。
隨後一日,董卓帶領李儒、牛輔、樊稠、郭汜、李傕上朝,李儒率先上奏說道:“啟稟陛下、太師,臣最近聽說民間稚童流傳一句話: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進長安,方可無斯難。不知何解?”
劉協唯唯諾諾問道:“義父可知道這句話的含義?”董卓配合說道:“臣,一介武夫,不懂這句話意思,不知太常黃大人如何解讀這句話”。
黃琬只好出列解釋道:“啟稟陛下和太師,這就話從字面意思是我大漢有兩個都城,一個是故都長安,一個是現在的雒陽,若定都在長安,國家就會太平久安。”
為了堵住董卓下一步動作,太尉楊彪出列說道:“陛下、太師,這時民間雉童玩樂時說的話,不能當真。”
“哦,本太師卻覺得說的很有道理,想那高祖、武帝、文帝、景帝不都是在長安才讓我大漢惶惶於世嗎?臣覺得,還是遷都長安為好”董卓說道。
黃琬為了阻止董卓也說道:“太師不知,那長安宮殿自王莽篡位後年久失修,城池也破敗不堪,無需在去耗費財力修葺。”
“那就增加徭役派人去修繕,此事本太師認為無需多議,五日後遷都至長安,我西涼軍可以幫忙運輸財物,不必擔心”董卓最後拍板定下。同時董卓也借黃琬、楊彪不思為大漢考慮的罪名,罷了兩人的官職。
散朝後董卓讓李傕、樊稠、牛輔去協助世家搬遷財物,而段煨被派去挖掘漢陵取財物以資軍需。通知張濟準備撤軍至長安。
因為要遷都,一時間雒陽城內可謂是雞飛狗跳,在世家大族收拾金銀細軟之時,一隊隊士兵闖進普通百姓家,以協助百姓清理搬運的由頭,搜刮搶掠,然後將一無所有的百姓趕去長安,現行過去修繕城池跟皇宮。
當世家大族的金銀細軟收拾好時,原本衝進百姓家的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