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楠看著眼前跪倒在地的馬爾泰說道:“你們可汗是想養精蓄銳,仿照我們漢人歷史上的越王勾踐嗎?”

馬爾泰聽後忍不住有些冷汗連連,而濟哈爾還原本擔心趙楠同意了哈朗格的求和,現在將擔心徹底放下,只是不知濟哈爾的表情變化都被趙楠觀察到。

隨後旁邊的龐統說道:“馬爾泰,你轉告你們哈朗格,你們的阿拉山口關隘已經被我們佔領,不日我們大軍就會匯合在你們都城,識時務的話就早早棄械投降,不要妄圖抵抗。”

最終馬爾泰垂頭喪氣無功而返,再次回到古爾班阿里瑪圖城內,將出使的經過說給哈朗格聽。

當哈朗格得知阿拉山口關隘失陷後,頓時感覺最後的希望也已變的渺茫。朝廷上也變的死氣沉沉,這時武將首領韓亞卡說道:“可汗,如今烏孫國上下誰人都可以投降,唯獨可汗不能,臣願隨可汗死戰到底。”

馬爾泰也連忙表態,隨後朝堂之上眾人紛紛拜倒口稱願意隨哈朗格死戰,這也讓哈朗格欣慰不少。

還是馬爾泰獻計,加強阿爾泰山口的防務,同時拿出重賞招募士兵,派人出使康居跟大宛國尋求支援。

哈朗格一一採納馬爾泰的建議,將康居跟大宛國的支援視為救命稻草。

卻說徐晃率軍南下一路攻城掠地,與趙楠率領的大軍匯合於伊麗水,也就是後來的伊犁河。

會師後的聯軍共計大軍十二萬,趙楠下令將大軍人數的訊息釋放出去,傳到烏孫國都城,烏孫國的百姓更加人心惶惶,百姓甚至一些貴族富商都紛紛逃離都城,這讓烏孫國都城內開始混亂。

哈朗格的使者來到康居、大宛等國,這兩國本想出兵相助烏孫,奈何他們都受到崛起的貴霜帝國的威脅,自顧不暇沒有多餘兵力派往烏孫救援,也聽聞趙國伐烏孫的大軍後,也絕了最後一絲出兵的可能性。哈朗格派去的使者只好土頭灰臉返回烏孫。

面對會師後的趙國大軍,烏孫國都內有一些貴族私下悄悄串聯,妄圖聯絡濟哈爾或者趙軍提前備好自己的出路。對待這些貴族,濟哈爾內心則感到有些悲哀,但當下立場也只能代為引薦趙軍,並承諾下高官厚祿。

這些貴族以為自己的行動高枕無憂之時,被由於濟哈爾的背叛而變的敏感的哈朗格有所察覺,哈蘭格派人自己的心腹暗中進行了秘密調查,得知這些貴族不乏朝中大員正在密謀私通濟哈爾,頓時怒不可洩趁勢將這些抓捕抄家滅族,將人頭掛在菜市場的高杆上,以此震懾內心還有僥倖之人,同時因為抄家也獲得了大批財富。

哈朗格拿出這批財富招兵買馬,甚至下令全國男子超過十二歲低於六十歲就要當兵服役,種種措施而下,哈朗格拉出一隻人數高達八十萬的民夫大軍,由於武器不足,就用叉子、鋤頭代替,更不要談身上是否哪怕有皮甲了。

為了防止都城被圍,哈朗格讓另一萬夫長阿扎率領三十萬大軍駐守在烏孫國都城,而自己帶領剩餘大軍及文武百官躲到赤谷城。

當趙楠快要率軍兵臨烏孫國都城之時,守將阿扎想利用人數的優勢消耗掉一些趙軍,便分出十萬大軍讓其副將猛克率軍佈置在都城的門戶蘇克拉山上。

正在行軍的趙楠接到斥候來報,得知前方的蘇克拉山已被烏孫國派重軍把守,而一旦攻下蘇克拉山,那烏孫國的都城就門戶大開。張飛、徐晃等人得知前方有敵軍,骨子裡的好戰基因被激發,爭搶想去打頭陣。

同龐統商量後,趙楠決定讓徐晃率領去卑跟彌加的部下前去進攻蘇克拉山,張飛率軍壓陣。

如今天已開始漸漸變涼,進入可秋季,蘇克拉山的山腳下草色已變的枯黃。徐晃來此後見到烏孫國的大軍駐守在半山腰,而並未阻攔於路上,妄圖用山勢仰攻來抵消趙軍騎兵的優勢。

由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