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臨風知道這個情況,他那邊的幾個村子也出現過這個情況,沒通路之前,村裡的青壯還是待在村裡的,但是一旦修了路,那麼就會全部出去了,村中就剩下老人和小孩了。周卿凝則是有點不理解。畢竟她是城市裡面,從小出生就沒有為吃住發愁過。

“叔叔們沒有放棄,因為這邊山貨比較多,於是叔叔們就想盡方法的給這些山貨開啟銷路,這樣寨子裡也有了生活保障,就是那個時候有些收山貨的商人會開著車子進來寨子裡面收,一來二往,就會吃飯,休息。有一個商人提出了要不搞農家樂?現在這個很火的。而且整個寨子的風景特別的美,如果管理得當,那麼一定能火起來。那個時候的我在上初中,初中是需要到鎮上去的,住校生,每週五放學,一群人結伴回村,因為總會走到一半天就黑了,需要準備火把,有時候路上怕,就一路唱歌,小的在中間,高年級的一前一後。”

“經過幾年的摸索,在政府的幫助下,終於修上了水泥路,村中也有幾家開始試點做起來民宿,那個時候我上了高中,從那個時候開始,回來就可以做車了,從自治州,從鎮上就有直達到村中的班車了,之前出去的寨子中的人,又陸陸續續的返回來,建新的吊腳樓,寨子裡即使沒有客人,也非常的熱鬧了起來”

顧臨風和周卿凝聽得非常認真,這個算是一個寨子的發展史,從唐嘉妮的說話語氣中,能感受到她不同時期的情緒變化。

“哎呀口渴了,我去找水喝”

唐嘉妮看著兩人直勾勾的看著自己,有些害羞的跑開了。

“風風,你們那邊也這樣嗎?”

周卿凝問顧臨風,因為顧臨風也是農村的。

“其實我沒經歷過,不過大山裡面是老家,那是我爺爺他們的事情,從我記事開始我就住在我家那了”

顧臨風如實的回答,畢竟還真沒有吃過苦,都是農村的,但是亦有差距。

“我回來了,我聽到姐姐說周哥也是農村的啊,你們南邊也有大山嗎?對了我很好奇為什麼周哥能說我們這裡的話?你也是苗族嗎”

唐嘉妮好奇的問顧臨風,他們這裡的話,哪怕都是苗族也是有差距的,所以不一定能聽得懂。

“是啊,我們那邊也是有大山的,不過基本都被強制搬遷到平原了,我之所以哦會說你們的話,是因為我外婆也是苗寨的,我想起來了,他們那個寨子還回來這邊尋祖,就是那個柳嶺寨,不知道遠不遠”

“啊,就在山的那邊,很近的”

唐嘉妮沒想顧臨風和這邊還有這層關係。

“你繼續說吧,我很感興趣”

周卿凝很想知道是這個寨子怎麼發展成這麼大的。

“好,我說到高中了是吧,那個時候,寨子裡面召開了個大會,意思就是把這幾個山頭的寨子合成一個寨子,然後成立個公司的形式,來統一管理,選出幾個德高望重的人以及會運作的人,那個時候越來越多從寨子走出去的大學生回來寨子,人才濟濟的,很快公司就成立了,自治州政府也很看著,想要把寨子打造成一個標杆,也撥款下來,外面也有老闆看中寨子,於是也投了錢,有了錢寨子的基礎設施就興建了起來,村民們有點開起了民宿,有些做起了餐飲,有的則是在公司裡面某個職位”

“這樣,寨子就這樣火爆了起來,我記得是我高三的那年的國慶,是我們寨子做火爆的時候,因為國慶的前幾天民宿就全部被訂光了,這個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時候,當時知道這個事情的時候,管事人連夜把在外務工的人全部叫回來,臨時採購床上用品,同時增加好幾個臨時停車場,當時我們在自治州讀高中的人全部都請假回來了。”

周卿凝和顧臨風也有所印象,因為那一年鋪天蓋地的都是宣傳千戶苗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