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去買,家裡有隻老母雞不肯下蛋,要吃就殺它。”平時節約的不行的李母,聽他說營養好,才恢復的快,也贊成殺雞燉海馬吃。
李父瞪了她一眼,“聽風就是雨,阿樂捨得吃,你也捨得啊?別聽他的,我再養幾天就好了。”
“阿爸,賬不是這樣算的,你想想你早一天好,就能早一天出去淘海掙錢……”
“我曉得,你不用管我,我心裡有數。”李父說著又道,“漁網我那都齊備的,趁我現在閒著沒事,你去買些魚線、鋼絲回來。
我幫著你們再做幾十個地籠網和蟹網,等漁船回來,出海一次放他個十幾排地籠,積少成多,魚獲也不錯的。”
“明天讓阿楠去買魚線回來做。”李長樂想想又叮囑一句,“慢慢做,別太累了。”
“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有數。”李父衝他擺擺手,“退潮了,該幹啥幹啥去。”
李長樂點了點頭,“那你早點歇息,我跟阿威去小樹林那邊看看,上次下的地籠有沒有被海浪衝回來?”
“你們找的時候,在礁石附近找找,地籠有時候,會被浪頭捲過去掛在上面。”
“嗯嗯!”李長樂聽他這樣一說,忽然想起那天收地籠的情形,“阿爸,這次的颱風級別不高,我們下的地籠全都用漁繩綁小樹上了,
颱風又沒有把樹連根拔起,只是刮斷了而已,照理說不會颳走那麼多地籠的啊!”
李父聽後想了一下,皺眉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難不成是有人在臺風前,就把地籠偷走了?”
李母說道:“怎麼不可能?你忘了,村裡有兩戶手腳不乾淨的,王老摳家就是一個。還有,阿樂他們最近的運道這麼好,我看八成是被人把地籠收走了。”
李長樂覺得李母說出了他想說的,奈何沒有證據。
李父看著母子倆,“我們在家說說沒事,出去千萬別瞎說,無憑無據的,傳出去別人找上門來,只有我們吃虧。”
“曉得的。”李長樂說道,“阿爸,今天我就送那些地籠去下了,明天買了網線回來,在隱秘點的位置弄個標記,下次再被偷也不怕。”
李父連連點頭,“雖說麻煩一點,但總比被人偷了找不回來的強。”
李母毫不在意的說:“有啥麻煩的,你看我們家的簸箕、桌椅板凳,自從在刻了我們家的記號,就沒掉過了。”
李長樂聽後提起靠牆放著的條凳,看到下面果然刻著他阿爸的名字,“以前怎麼就沒想到呢?”
李母心疼的說:“是啊,早點想到,也不會白白虧幾十塊了。”
“好了,掉都掉了,再可惜也沒用。”李父衝李長樂擺手,“去做你的事去!”
“嗯!”
李長樂從父母屋裡出來,見周若楠和兩個嫂子在階簷上織網,跟她打了個招呼,回去看到淘海的漁具已經收拾好了,剛準備走,陳永威就來了。
“哥,我把餌料帶來了,這次帶多少地籠去下?”
“今天只帶幾口舊籠網去,新的我讓她們……”
“你真覺得是被人偷走了的啊?”
“只是懷疑,先把預防工作做好。”
“還是你想得周到。”陳永威提起地籠放揹簍裡,兩一起出了門。
走到弄巷口就遇到幾個淘海的村民,一見面就問他們弄到紫海膽的事,還說要跟他們一起淘海。
聽李長樂說要去小樹林找地籠,才沒跟著去的。
有兩個還不信,站那看他們果真朝閘門那邊去了,才轉身走了。
陳永威看了看身後,小聲問:“哥,今天不去溶洞了吧?”
“不去!到了小樹林,先把地籠下好,再去淺水灘的礁石堆找地籠,等水退到大岩石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