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院子裡醃製海蜇的大缸上放滿了竹扁,上面曬著銀鯧魚、皮皮蝦蝦仁,上面罩了一張大網,一大早就有不少蒼蠅在上面飛來飛去。
海味就這樣,腥味重,風大的時候還好些,像這種豔陽高照的天氣,如果不用網罩著曬,用不了半天,魚蝦上面就下滿了蒼蠅蛋。
等他回來吃了早飯,李母和李大嫂、李二嫂把收拾好的蠣肉乾和魚乾、蝦乾搬到了階簷上。
揹簍裡還裝著不少東西,還有兩隻雞,看樣子就是給丈母孃準備的。
李母拿了張單子給他,“阿樂,分零的時候要給人添添秤頭,這些乾貨送過去,你得給你丈母孃拋點秤,別賣到最後還讓她賠錢。”
“曉得的!”
李長樂接過單子,那麼多牡蠣曬乾後就得了五百七十五斤蠣肉乾,青佔鮳頭有一百一十六斤,馬鮫八十五斤、水潺三十斤、蝦乾二十五斤、鰻鯗三十九斤。
“大嫂,二嫂,蠣肉乾我到鹿城後暫時扣十五斤的秤頭起來,青佔扣三斤,其他的扣兩斤、一斤。”
老話說分斤折兩,想要不折秤,除非昧著良心缺斤少兩,但想要買賣做得長久,紅火,誠信經營、童叟無欺才是王道。
李大嫂笑道:“不用跟我們說,你看著辦就是。”
李長樂:“也要說一聲的,兄弟朋友都一樣,只有賬目清楚,大家的合作才會長久。”李二嫂覺得勤快、肯幹後的老三,說話做事跟以前比起來,就像換了個人似的。
李母連連點頭,“阿樂說的對,你們有商有量、和和氣氣的,我們老的也高興。”
周若楠把三輪從屋裡推出來,妯娌幾個把乾貨搬到車上,陳永威就蹬著腳踏車來了。
李長樂見他提著竹簍和鴨子,“拿這些過來做什麼?”
陳永威把竹簍和網兜裡嘎嘎叫的老麻鴨放到三輪車上,“阿奶在家守著曬魚乾,讓我把這兩樣帶來給你們帶去親家伯母,感謝她幫忙賣乾貨。”
周若楠忙道:“阿威,不用的,阿孃和嫂子已經裝了幾十個鹹鴨蛋,還有不少乾貨呢!”
“我家的是鴨蛋,伯母的是鹹鴨蛋不一樣的。”陳永威笑著跟李長樂一起,用繩子把油布袋綁好,省得袋子掉下來。
乾貨綁好後,陳永威蹬著三輪送他們去車站,李長樂把揹簍掛在腳踏車後座,帶著周若楠往車站走。
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盤鎮汽車站,到鹿城的大巴車已經停在車站裡了。
李長樂想著好幾百斤乾貨,全都買票的話得起碼要三四塊,以後還要送貨去鹿城,不如買包香菸套套交情。
“阿楠,你先買車票,我去買包香菸。”
“嗯!”周若楠走了幾步,想想又轉了回來,“阿樂,我們這麼多東西要買貨票的。”
“你先買一張貨票,其他的等他們問了再說!”
“哦!”周若楠去了售票視窗。
李長樂去車站大門口的小賣部,買了包大重九揣著回到車前,周若楠已經買好票回來了,三人把三輪車上的油布袋,往大巴車頂棚上的行李架上搬。
剛把蠣肉乾拉上車,從車上下來個剪著小平頭,拿著一迭票據的中年漢子走到三輪車前,“哎,你們買了貨票沒?”
“買了的。”李長樂笑嘻嘻掏出貨票給他看,順手把香菸塞在他手裡,“師傅,我們兩個人帶點魚乾去鹿城,看著多,一點都不壓秤的。”
小平頭接過順手就揣進兜裡,“大田有人要下貨,你自己盯著點。”
“好嘞,謝謝!謝謝!”李長樂感激的應下。
陳永威見他們說好了,忙把油布袋和兩隻嘎嘎叫個不停的鴨子,提到上面放好,李長樂上車把行禮網罩好,用繩子繫上。
陳永威把腳踏車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