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高興的告訴李長樂,地籠的魚獲也不錯。
五組地籠,收穫了十一隻梭子蟹,四隻紅花蟹,大青蟹有三十多隻,大的有兩三斤一隻,最小的都有一斤多、還有幾個大響螺。
小米魚、鱸魚有五六條,劍蝦有七八斤的樣子,十幾只龍蝦,黃翅魚和黑鯛加起來有十多條,幾條海鰻,還有一條一米來長,有他胳膊粗的虎鰻。
李長樂看了一眼李大哥胳膊上的腱子肉,笑道:“這麼粗的虎鰻有十幾斤了吧?”
李大哥笑著點頭,“有十五六斤的樣子,差點把我手咬了。這種鰻魚比海鰻味道好,送到酒樓賣一塊一斤應該沒問題。”
李長樂覺得島嶼附近的魚獲就是比近海好,“回去再做五組地籠,以後這裡就是我們的長期根據地。”
“我跟大哥也是這樣說的,延繩釣的線組都買回去了的,加幾天夜班就做好了。地籠做起來就慢了,得要好幾天才織的好。”
“地籠忙不過來的話,可以給玉芳幾組,那丫頭織網速度蠻快的。”李大嫂在巖壁那邊說道。
“請別人也是請,回去就送幾組過去請她幫忙做。”
“哥,好了,裡面沒啥魚了。”陳永威提著網兜出來,裡面又是幾條黑鯛。
“行,收拾一下,回去煮點鮮貨吃了,去海邊看看。”
幾人都站了起來,開始收拾魚獲。
別的魚獲裝桶裡還行,那條大青斑根本就裝不下。
李長樂到岩石上將揹簍提下來,拿了根油布袋套在上面,裝了半簍水,把大青斑、大花龍還有那條大黑鯛和黃翅魚都倒進揹簍。
項小魚撬了滿滿一桶佛手螺,李大嫂和李二嫂撬的就更多了,滿滿的兩大桶另加兩個網兜,加起來有好幾十斤。
陳永威揹著魚,李大哥一手提著一桶,李長樂扛著塑膠管和小兒子,李二哥扛著李小美,幾個大人前面是一大群興奮的孩子,大夥兒朝停船的地方走去。
感謝友友們一直以來的支援,均定從四百多已經到一千七了,爭取拿一個精品徽章!聽說月底29號到元月七號是雙倍月票,貓拜託友友們替貓攢著,到時候一起送,拜託!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