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曉得價錢不一樣,像這種的雜魚鮳頭一角二一斤收的,馬鮫鮳頭一塊一……”

李長樂對幾人說道,“我家的鮳頭是送到鹿城賣的,你們要是能做到這樣的,送我家,我全收。”

“阿樂,我便宜點賣給你。”

李長樂一臉抱歉的說道:“阿華叔,你下次照著阿春哥家的曬了送來,我一定收。”

阿華臉上有點掛不住,撇嘴道:“算了算了,人家是賣給大城市的人吃的,還是留著自己吃吧!”

李大哥客氣道:“阿華叔,不好意思!”

“沒事,沒事!”阿華見兄弟倆客客氣氣的,反倒有些不好意思的擺手,提著袋子回家了。

李長春隔壁那家的婦人把袋子放到他跟前,“阿樂,你看看我家的。”

李長樂看了一下,見蝦乾的蝦線和蝦鬚都收拾乾淨了的,鰻鯗刀口整齊,一條一條迭得整整齊齊的用漁線綁在一起。

“收,以後只要是這樣的,你送我家來。”

“哎哎!”婦人高興的應下。

從李長春回去路過陳永威家的時候,李長樂讓他回去叫上陳阿奶,去他家說給他們工錢的事,兄弟仨拉著板車回家。

李長樂見家裡的電燈亮著,周若楠坐在八仙桌前備課,幾個孩子在院子裡跳繩玩。

坐那不動都不停冒汗的天氣,也不曉得他們怎麼就那麼好的精神?李大嫂見他們收了這麼多幹貨回來,問了價錢後,心疼的說:“一斤鰻鯗算下來,比自己曬的要貴兩三角了,還不如請人自己曬。”

“大嫂,自己曬是掙的多一些,但也更累,阿春家的魚鯗曬的不比我們家的差,拿回來就能掙錢,比等著曬乾了再送去賣,划得來的多。”

“你說的也對,要是有貨的話,學校那兒早就送去了。”

李二嫂:“阿樂,馬鮫、蝦乾這些算下來一斤也能掙個四五角了,對吧?”

“送學校的乾貨只除運費,鋪子等正式開業,得去辦營業執照,到時候就要交管理費、稅費、電費、我丈母孃的抽頭,除掉這些開支,才是我們的利潤。”

“管理費和稅費是啥東西啊?”

“交給公家的錢,就跟我們交人頭稅、交公糧一樣。”

李大嫂嫌惡的撇嘴,“還是他們好,坐在那收錢。”

李長樂聳聳肩,“那沒辦法,公家不收這些錢,軍隊拿啥來養,沒有軍隊,我們就得天天面對漁幫、海盜。”

李母小時候也經歷過一些,點頭道:“還是交給公家好,現在起碼能吃飽穿暖,換成漁幫跟海盜,他們可是要吃人的。”

“阿孃,那些鰻鯗明天應該都幹了吧?”

“明天再曬一天就幹了,你們得去收鮮貨回來,不然就接不上了。”

“明早出海,下午去碼頭收貨。”

“你阿爸說明天再幹一天,新房後排的石頭房就能修葺好了,要不你們先搬過去,燒水、做飯啥的也方便。”

後天工匠就來齊了,雖說粗工不用包飯,但木匠和泥瓦匠就是十幾個了,南山到這要走半個多小時,來來回回的也耽誤工夫。

“行,到時候就在那邊做飯吃,這邊還能堆一下東西。”李長樂想著那邊離海近,去碼頭或是淘海啥的都方便。

大夥兒把乾貨搬進屋,陳永威祖孫倆就來了,大夥兒便一起去了李母他們那屋。

雖說李母和陳阿奶和兩個嫂子早就曉得,那天他們商量的事,李長樂還是對幾人說了一遍。

“我們都同意的。”

陳阿奶笑道:“一家子也要給工錢,就你和阿楠想得周到。”

“請外人幹,也得給工錢啊!”李長樂看向幾人,“二哥今天跟我說,我丈母孃那以後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