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昌發聽後想到李父說的,“聽阿堂伯說,你們把宅基地批在了南山那邊,買木料的時候吱一聲,我在山裡有兩個朋友,能弄到好木料。”

“那感情好,等我把姐夫叫來算出要多少木料,你再帶我們去看看。”李長樂想到拆遷還要三四十年,木料必須得選好的。

“哥,建房子都要些什麼木料啊?聽我阿奶說,椽子、檁條、房梁的用料,也有不少講究。”

李長樂回想了一下,“椽子大多用的慄木,這種木料材質堅韌,而且還不容易開裂。

杉木輕、樹幹直溜,不招蟲還不易變形,適合做檁條、樓板,柏木硬度高樹形直做立柱好,松木硬度好,大多用來做房梁。”

上輩子手機裡面各種改裝房屋、修建房屋的短影片一大把,在船上沒事就看這些影片解悶,還真學了不少東西。

葛昌發驚訝的看著他,“你小子沒在街上瞎玩嘛,連這些都學到了。”

“街上那些退休工人,天天閒得打屁,沒事就淨吹牛了。”

三人邊走邊聊,很快就到了長塘石橋邊,村裡的廣播還在喊,風暴還沒走,可能還有反覆,讓大夥兒別出海,淘海的小心被海浪捲走。

葛昌發把鰻魚交給李長樂請他幫忙送酒樓賣好價錢,三人分道各自往回走。

回到家,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經回來了,這會兒都在父母那邊,陣陣飯菜香味從廚房散發出來,周若楠婆媳在灶前忙碌著。

李大哥見兩人回來,忙上前幫忙接住揹簍,“弄到啥好貨了?”

“沙噀、土龍……”

“還有一條雪鰻,厲害,一上午又弄到這麼多好貨。”

“雪鰻是阿發的。”李長樂放下水桶,拿出那個大筍螺,“這個不賣了,還有這些蝦,大夥兒分分自己吃。”

李父伸著脖子看了一眼,“有小半桶呢,把小的挑出來,大的留著賣錢。”

“對,別聽阿樂的,啥好東西都下得去嘴。”李母忍不住在廚房喊了一句。

其他幾人都笑著點頭,一個大筍螺能賣一兩塊錢了,也就他捨得留著自己吃。

陳永威拿起一個網兜,“哥,我不要蝦,我拿點海蠣螺回去吃。”

“你挑喜歡的拿!”李長樂脫下雨衣,“吃了飯就趕緊過來,把魚送鎮上回來就去張家埠頭。”

陳永威點頭應下,拿了個網兜裝了些海蠣螺,就急匆匆的走了。

李大嫂和周若楠拿了洗米籮和瓷盆出來分揀蝦子,青蝦、九節蝦這些早就死掉了,但海蝦的味道比河蝦和養殖蝦味道更鮮嫩,也能賣三四角一斤。

李大哥忙把橡皮桶拿出來,大夥兒圍著揹簍分揀海貨。

李二嫂端著湯盆出來,看到橡皮桶裡的魚獲,忍不住有些羨慕,“阿樂運道就是好,出去不是土龍就是大貨,隔壁家提了一大桶蛤蜊、血蛤回來還得意的不行。”

“是啊,要不是今天跟那邊的船東說好了,我們也跟著淘海去了。”

“我們沒走碼頭那邊,去的爛泥灘,沙灘上全是螺和貝類,等風浪小點了,我們都去那淘海貨。”

“好啊,到時候你們帶我們去。”

“阿樂,船已經買下來開到張家埠頭了,下午你去鎮上回來順便去阿喜家,我們在家跟阿冬伯一起去劃地基。”

“好!我去鎮上買兩條香菸回來,再買幾瓶好點的老酒,阿爸送給王書記。”李長樂指了指揹簍,“再留一條土龍,晚上給阿冬伯送去。”

李父看了看,心疼的說:“地基都劃下來了,大家都是親戚又不是外人,送那麼好的東西給他做啥?”

李長樂笑道:“阿爸,正因為不是外人,才更要客氣一點,外人就兩瓶老酒,兩條香菸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