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李家的男人厲害了 (第2/3頁)
八十年代漁獵日常李長樂 週記的九命病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大嫂說她去老宅那邊的菜地摘菜,村裡人沒問我們弄到東西的事,反倒比以前客氣了。”
“可能是看到船上幾個劫匪的慘狀,覺得我們也是狠角色吧!”李長樂覺得這樣也好,能省不少口水。
爺仨穿好衣服出門,外面已經開吃,張得金看到他出來,笑著調侃了他幾句。
等他方便回來,洗漱好吃飯,李小青姐倆也從老宅回來了。
“三叔,阿爺讓你趕緊吃了飯過去,阿清叔已經來了,在幫著搬乾貨呢!”
“好嘞!”李長樂加快速度把碗裡的飯劃下肚,急忙朝老宅趕,一路過去,遇到的村民都在問他昨天抓劫匪的事。
一個個的果然都客客氣氣的,還有人誇他們兄弟做了件大好事,以後大家出海就不用提心吊膽的了。
以前老愛嚼他舌根的幾個婦人,還說以前就看出他是個有本事,有膽色的。聽著那些好聽話,李長樂好笑的同時,又想起一句老話,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
到家,見拖拉機停在院壩裡,車斗裡面還放著一口大水缸,李父和李母正在撈海蜇往水缸裡裝。
淡褐色的海蜇皮平迭在缸底,放一層撒上一層隔體鹽,然後將海蜇頭裝裡面,然後把缸底的滷水舀出來淋在上面。
一萬多斤脫水海蜇,經過三次醃製後,大概還有七千多斤,這東西的縮水量真不一般。
想到本錢早就掙回來了,這些海蜇全是掙的,李長樂都盼著那天再遇到一次海蜇潮了。
李父見他來了,樂呵呵的說:“阿樂,我把海蜇皮和海蜇頭一樣裝了半缸在裡面,你到鹿城去買一口小缸分一下。”
“好嘞!”李長樂應下去了廊簷下,從堆成小山的竹筐裡,拿起一個墨魚鯗看了看。
經過發花後的墨魚鯗的背上,已經長出一層淡淡的白霜,時間還有點短,再放兩天應該會更好。
現在已經是八月,秋後這幾個月是曬鮳頭、鯗乾的最佳時間,他得多準備一些乾貨囤起來,應對開春後的陰雨天氣。
李長樂將墨魚鯗裝回竹筐裡,將蓋子蓋好,扛起一筐魚乾就往車斗裡放。
想想又對李母說道:“阿孃,把海蜇皮和海蜇頭多撈兩桶出來,我路過酒樓的時候,送去給坤叔看看。”
“行,我去拿水桶。”李母應下朝屋裡走。
李父也來幫忙一起裝,方筐不佔地方,一個挨一個擠得嚴絲合縫,“幸好聽你的,讓你叔他們編的方筐。”
“裝車還是這種的好。”李長樂提起一筐蝦乾,“你們過秤沒,一筐有多少斤?”
“蝦乾一百多斤一筐,三筐有三百六十五斤,墨魚鯗有四百一十三斤,後面曬的還有幾缸沒發花。
鰻鯗有五百三十二斤,皮皮蝦蝦仁一百三十斤、馬鮫有七百斤,大頭梅四十五斤、小黃魚七十三斤。青佔、黃佔、還有雜魚就多了,加起來有三千四百五十斤。
阿清讓裝一半雜魚,擔心爬坡的時候拉不動。”李父越說越高興,“雜魚乾裡面還有不少好貨,我們都挑出來裝一個竹筐裡面了。”
李長樂見他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了,笑道:“雜魚乾本來就多,長春家就收了將近一千斤。”
這時,李長清也吃過飯來了,幫忙扛起一筐放竹筐上面,看著車斗裡摞在一起的竹筐,也有些眼熱。
車斗裡這麼多幹貨,院子裡還有不少沒曬乾的魚蝦,全都曬乾,能賣不少錢。
聽說連大伯和大姑也學著他曬乾貨賣,看來乾貨的賺頭應該不錯。
這生意要是能做長久的話,二伯家的日子就起來了嘍!“阿樂,這一批貨賣掉,能掙不少錢吧?”
李長樂抽出一支香菸遞給他,掏出火柴給他點上,“掙不了多少,上次在長春家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