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德家的大閨女帶了個男人回來結婚,彩禮一給就是三十萬的訊息,便傳的全村人都知道了,一個個的對夏家就更羨慕了,總覺得夏家的祖墳都在冒青煙了。

當年的夏家有多窮,在村裡都是數一數二的了,否則十七歲的夏雪梅,也不會早早的就去了南方打工。

一九八八年那個年代,外出去南方打工的人還只是少數,最先出去打工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家裡最苦的人,一般過得去,有飯吃的人家,還真不捨得讓自己的子女,外出去南方打工,畢竟子女年紀小,外面又不是很太平,有人家的子女外出去了南方之後,便沒有了訊息,也不見回來,生死未卜。

這個年代交通落後,通訊也落後,沒有確切的訊息,就算想去找人,也是很難找到的。

可是自從夏家的大閨女去了南方打工後,夏家的生活便明顯有了起色,雖然超初每次寄錢回家,都是一百幾十元,最多也就是二百元,不過八八年的一二百元,那也不少了,一年能有二千元左右的收入,對於鄉下人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夏雪梅的工資也水漲船高了,寄回給家裡的錢也越來越多了,從每個月一二百元,到二三百元,又慢慢的漲到三四百元,四五百元,之後更是漲到了上七八百,上千元了。

最近這幾年,就更不得了了,有時多的時候,直接就是一二萬元,甚至是好幾萬元,一年寄回來的錢都有十幾萬元了。

這種事情在農村根本就瞞不住,一來黃桂英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在村裡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大女兒有多爭氣,有多厲害,二來郵遞員經常送匯款單過來,也會忍不住的說上幾句,你們村的那戶人家的兒女,這個月又給家裡寄了多少錢回來?

大女兒在外面當了經理,一年賺十幾萬也就算了,找個姑爺也那麼利害,彩禮一出手就是三十萬元,這夏有德夫婦倆個,也太有福氣了。

家裡還有三個大學生,這將來一旦分工了,肯定是要吃公家飯的,收入也不會少,甚至可能會出個當官的也說不定了。

有了三十萬的彩禮錢,黃桂英心裡也算是踏實了,足夠兒子和兩個女兒完成學業,兒子結婚,在城裡面買房子的錢都夠了,也就不反對大女兒嫁人了,心裡甚至是想著,儘量把女兒的婚宴擺好看一點,不能委屈了大女兒,也算是彌補一下母女關係吧!

黃桂英不傻,心裡也知道,因為反對女兒的婚事,甚至還說要帶女兒去醫院,把女兒肚子裡的孩子打掉,自己這個當媽的,和大女兒心裡已經有了隔閡了,大女兒嘴上不說,心裡對她這個當媽的肯定是有點氣了,所以還是要想辦法盡力的彌補一下,大女兒和自己之間的母女關係。

這些年拉扯三個大學生,又蓋了三層樓的大房子,過得也不容易,好在大女兒也爭氣,在外面當上了經理,一年能掙十多萬元的收入,不能家裡哪有現在的生活?

只是對大女兒也的確是壓榨的有點太狠了,差點把女兒的終身大事都給耽誤了,好在大女兒找的這個男的倒也不錯,就是看著有點太年輕了,也不知道大女兒以後守不守得住。

女人一過了三十歲,就容易變老,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就更加顯老了。

而男人只要有錢,四五十歲都可以活得很瀟灑,像個年輕人一樣。

女兒比她另人大了七八歲,現在倒是沒什麼關係,但是過了十幾二十年以後,那就有點麻煩了。

憑心而論,黃桂英對於大女兒找的這個物件,是有點不滿意的,年齡相差大了不說,關鍵還是外省的,離家裡太遠了,以後想見一面都難啊!

可人家拿了三十萬彩禮出來了,心裡有什麼意見,也不好怎麼樣說了。

大女兒肚子裡都懷了人家的孩子了,看樣子是鐵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