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天顯七年的春末,離開了大半年的清河伯林海,終於回到了他忠誠的清河縣。

雖然各國之間的戰爭仍在進行,整個祥雲和孟洋的重建工作也在熱火朝天的推進,但是出於冷兵器時代特有的緩慢,林海覺得一切都還來得及。

簡單來說就是:清河擴張得太快了,地廣人稀和軍民比太高的問題一直沒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這已經不是隱患了,而是顯露在明面上的問題,所以林海不得不停止自己擴張的步伐。

儘管從孟洋事件上看,高棉真的是異常的可口,推倒也不會怎麼反抗的樣子。

“事情確認了麼?”

林海看了一遍文書,合上之後放到了一邊,看起來他不準備馬上做出批覆,而是要討論一下。

“陳朝在崇左穩定了戰線之後,總算是重新整合完成了西南方向的兵力。由於帝國給陳朝在中部方向的壓力太大,加上西南方向遭到了高棉的破壞,後勤供給困難,所以總的兵力並不多。”

“這個‘不多’是相對誰來說的?”

“相對高棉來說。陳朝整合之後,在西南地區的機動兵力總數大概在十萬左右,這個是去掉了水分和完全的後勤民夫之後得出的數字。

我們發現經過了幾輪動員之後,陳朝的總兵力擴大了很多,甚至無法推測出具體的數字,只能說他們在各條戰線上的兵力都不短缺。

不過高棉人再次增援了他們在崇左的防線,高棉在當地的總兵力也恢復到了三十萬左右,只是戰鬥力參差不齊,若是以前的高棉老兵,戰鬥力還是可觀的,而新補充的民壯,嗯,他們不會拿刀砍到自己就算合格了。”

“陳朝補給困難啊。這就是他們找我們的原因?”

“是的。”

“用手段了嗎?”

“用了一些。陳朝西南最後一個完好的後勤倉庫無故失火,當地守軍懷疑是滲透進去的高棉探子乾的。打仗的時候逃走了現在搬回來的糧食商會的會長表達了願意給陳朝大軍提供軍糧的意願,卻不小心驚了馬,一頭撞死在了樹上,還有兩個鐵礦塌方,林林總總的也就是這些事。”

林海吞嚥了一口口水道:“你們玩得這麼明顯,陳朝官府和駐軍就沒有懷疑?”

凌洋笑道:“懷疑自然是有的,畢竟出了這種事,任何人都是值得懷疑的。

不過看在當年召陽知府的面子上,大家也沒怎麼為難我們。況且不管怎麼說,水晶是真的。”

“所以這位大陳朝的沐陽總兵,西南戰事的負責人,平南將軍唐通,就想找我們買糧食、兵器和盔甲?”

“是的。據我們所知,陳朝中樞很難在近期給西南的軍隊再進行一次大的補給,況且西南的戰線也不是陳朝的重點。所以這位唐總兵自籌軍糧武備的行為很符合邏輯。”

林海一邊思考一邊用力擠掉了自己下巴上的一顆火瘡,天氣越來越熱,自己火氣越來越大,實在是有些難受。

“有沒有告訴他,我們的東西不便宜。”

“說了,但是他沒錢。”

“那他有什麼?你應該知道,錢對於我們來說意義不大。”

“持續的戰爭產生了很多很多的流民,這些流民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陳朝的穩定,甚至不少地方已經爆發了民變。唐總兵會奏請朝廷,說西南剛剛經歷大戰,百廢待興,需要人口,讓朝廷把其他地方的流民遷到西南來。

然後這些流民會直接跨過兩國的邊境,透過塘關要塞和召陽,分別進入西川和祥雲。”

“既然如此,具體的價格你去定吧,不過我們糧食也不多,你打算怎麼辦?”

凌洋想了想,說道:“孟洋那邊穩定下來了,我們的商隊已經出發,在高棉全境收購糧食。我們聘請的老農估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