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大沙什麼的她已經問過了,村裡也有,木料家裡也有,就是搭建頂棚的竹竿跟塑膠布和油布需要買。
好在價格她已經提前詢問過了,直接過去交錢,讓人送貨就行。
說幹就幹,姚素秋鎖上門,直接去了車站旁邊的建材市場。
她已經想好了,這次直接搭建兩個蔬菜大棚,一個用塑膠佈置頂,白天可以照射陽光。
一個用油布搭建,再扯上白熾燈照明。
比較優劣後,明年再做適當改良。
一頓採買下來花了二百七十多塊,還是有些肉痛的,好在這個時期的投入都會有收益,倒是不用擔心。
而且只要大棚建好了,就可以用好多年。
原本她想讓司機直接送她回村的,但是想到李念香那破事兒,省的被奶奶再挑刺,便讓人直接把東西送到了師傅的小院子,回頭她裝進空間,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也是一樣的。
等司機卸了貨,姚素秋結了尾款,稍微收拾一下,天就黃昏了,好在她提前跟爹孃交代了,如果太晚,她就住在師傅家。
前陣子,她娘不放心,還刻意來一趟,確認了一下,可惜師傅也不知被什麼事兒絆住了,一直沒回來。
衚衕盡頭的戴雋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跟著姚素秋大半天,一臉迷惑看她採購一些建材物品,而且那些東西,怎麼看都不像蓋房子用的材料。
“你能看出來她在做什麼嗎?”
鄭秘書也是一臉懵,撓了撓頭,“老闆,要不咱們上門問問?”
戴雋:“……”
他們倆這麼跟著本身就不光彩,現在上門,豈不是明白的告訴姚素秋,我在跟蹤你,可是我不是故意的。
不管姚素秋怎麼想,他定然老臉掛不住。
“先回去吧,明天上午再來。”正式拜訪才是他的作風。
姚素秋簡單弄了晚飯,吃完後直接進了空間,看著倉庫內多出來的三千斤大米,心裡的激動無以復加。
空間產值真給力,畝產三千斤,終於有大米吃了,好幸福。
市面上的大米價格一毛五一斤,很多還是去年甚至前年的陳米,想要買新米好米,不但訊息要靈通,還得早早的排隊。
她空間出產的大米顆粒飽滿,晶瑩透亮,兩毛錢一斤她都覺得虧了。
除了大米,倉庫裡還有三千多斤的玉米,市面上玉米地價格浮動不大,不是九分就是一毛。
回頭他去糧站問問價格,先賣一千斤用來蓋大棚。
良好的生物鐘,讓她七點準時起床,洗漱之後,在院子裡打了一套軍體拳,又給自己熬了大米粥拌個脆黃瓜配一個煎蛋,簡單營養。
吃過飯,按照慣例,姚素秋又把師傅留下的醫書拿出來,坐在院子翻開。
醫書不怕翻,每次都有新收穫。
叩叩~
姚素秋合上書,皺眉,師傅不在,誰會敲她的門?
當看著門口外站著的兩個女人時,姚素秋眨眨眼,默默後退一步,好濃的香水味。
“你們找誰?”
一個短髮大波浪,一個做了盤發,滿頭都是卡子的那種,也是眼下最時興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