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二爺家養魚塘,也不會有這方面的心思,至於王家,他們家出了兩個大學生,吃了商品糧,有錢也有人,平時高傲的很,會不會自降身份搞大棚,就不好說了。”
“當家的,我覺得閨女說的對,大棚花費多,誰愛搞誰搞,咱們只管好自己就行。”
想起姓王的那一門,孔玉蓮沒啥好感,平時見面都很少打招呼。
“但是有一點你得清楚,回頭有人跟你取經,你可別顧忌著面子啥啥都說,萬一人家弄砸了,還要怪你藏著掖著,沒有說清楚,平白遭人恨的事兒可不能幹。”
在村裡生活了大半輩子,什麼人什麼品性,她早就摸透了,有實誠的,也有刁鑽的。
“這個放心,我啥都不說。”
姚老三點點頭,掙錢的買賣能輕易往外透漏嗎?
指定不行。
再說他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小本本記錄了不少,想要徹底掌握技巧,還需要好幾年實踐呢。
在這之前,他不能害人虧錢。
孔玉蓮把錢塞到布包裡,拍了拍,“吃飽喝足,都去幹活,明天早一點趕集賣菜。”
一家子熱情高漲,又是拎簍子又是搬筐子,番茄,黃瓜一起摘,一排一排的擺好,看著就順眼。
外面的雪依舊再下,地上已經厚厚一層了,一腳踩下去,就能到腳踝。
一直忙活到下午三點,除了把要賣的蔬菜準備好,還把程前定的選單獨裝好。
除此之外,姚老三兩口子又把煤爐子都檢查一遍,每個煤爐子邊上累著一摞煤球,煤餅,方便幾個孩子換取。
全部準備好,天色已經黃昏了,孔玉蓮也沒讓閨女回家做飯,直接在大棚弄了吃。
吃飽飯,回家睡覺,大半夜就得起床趕集。
踩著厚厚的積雪,姚素玲拉著英子的手,抬頭看著灰濛濛的天空,
“二妹,要是夜裡不停,咱爹開拖拉機會不會很困難?”
“那是自然的,雖然路上難了點,但也不是沒有好處,雪越大,咱家的菜越好賣。”
過年都圖個喜慶,沒有人嫌棄雪下的大。
姚素秋一手扯著小五,一手扯著小鴿子,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家走。
“這年頭,想賺錢,吃點苦算啥,再說咱爹開車的技術沒的說,以前生產隊時,一下大雨,滿路泥濘,什麼路都不好走,那時跟鄉里送東西,朱爺爺每次都讓咱爹開著拖拉機去,技術練的槓桿的。”
雖然當時冒險了點,但練技術是真的。
“你說這話倒是沒錯,不過我還是希望這雪今晚停了。”姚素玲伸手接了一片雪花,憂心忡忡。
“瑞雪兆豐年,大姐別擔心,這是好兆頭……”姚素秋剛說到一半就停了,她在衚衕口看到戴雋了。
“下著雪你站在這裡做什麼?”
“雪太大,工地已經停了,今兒我已經讓工人提前回家過年了。”
戴雋身上套了件軍綠大衣,毛毛領,看著很暖和,在他的手中,還抱了兩件軍用棉衣,一看款式就知道是勞保廠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