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黃河故道商沉船發掘工作的慶功會結束後,衛東寶夫婦返回京城。

誰知,他們倆才剛到京城,汪教授就約請他們倆見面,說要請他們倆吃飯。

而汪教授請客的地點居然是釣魚臺國賓館。

要知道釣魚臺國賓館可不是有錢就能去的,那可是國家領導人接待外賓,進行外事活動的所在。

平常人根本沒辦法進,必須要有邀請函才行,而且衛兵是認函不認人。

釣魚臺國賓館坐落在BJ西郊古釣魚臺風景區。

古釣魚臺昔日為帝王遊息的行宮,是京城著名的園林之一,迄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金章宗皇帝曾在這裡建臺垂釣,故後世有“皇帝的釣魚臺”之稱。

元代(公元1271-1368年)初年,宰相廉希憲在這裡修建別墅“萬柳堂”,成為盛極一時的遊覽勝地。

明代永樂之後,這裡是達官貴戚的別墅,許多文人學士遊宴賦詩於此。

清代乾隆皇帝愛其風光旖旎,定為行宮,營建了養源齋、清露堂、瀟碧軒、澄漪亭、望海樓,並親筆題詩立匾。

一九五八年,為隆重慶祝華國建國十週年,並接待應邀來華參加國慶的一些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國家決定選古釣魚臺風景區為址,並責成外交部具體組織、籌劃,營建國賓館,並以其地為名,定名為釣魚臺國賓館。

釣魚臺國賓館作為展示中國曆代文化的重要場所,國賓館就竭其所能廣泛徵集歷代有價值之文物,包括明清時期及更早的書畫、文物、傳統古傢俱,並不斷得到收藏家和當代書畫名家以及海外華僑的捐贈,截至目前已有數千件文物和書畫古玩珍品分別陳列在各棟樓館內。

釣魚臺國賓館的菜系博採國內八大菜系之長,也廣納世界各國菜餚之精。

上至宮廷餚饌譜錄,下采民間風味小吃,外及各國元首口味、習俗,構成了釣魚臺國賓館菜餚的特色風味:“清鮮淡雅,淳和雋永”。

這一日,衛東寶一進釣魚臺,就被其中的景色所吸引,真不愧是昔日的皇家園林。

這裡的景色真的很不錯,就像明代著名文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一書中描繪的那樣: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鳥閒,曲房入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

幸虧這日沒有外事活動,要不然就算以汪教授的身份,也不可能帶他們來這裡吃飯。

國賓館的一個小禮堂中,汪教授和衛東寶夫婦已經就坐。

“汪老師,您如此隆重的請我們夫妻來這裡吃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吧?”衛東寶笑著問道。

汪教授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道:“小衛,實不相瞞,我的確是有事要請你們幫忙。”

“您現在是我們的老師,有什麼事儘管吩咐就行,哪用得著如此隆重的請我們來這裡呀。”衛東寶說的十分客套。

“那怎麼行。”汪教授解釋道,“主要是我請你們幫的這個忙,並不容易,我想讓陸娜幫我破解廣靈崖葬石棺底部的那些文字,我這段時間研究了很久,根本沒有一絲頭緒。”

聽完汪教授的話,娜娜正準備開口,卻被衛東寶按住了手,“娜娜,你別吭,讓我來說。”

“汪老師,這件事恐怕有難度吧,就算娜娜有文字方面的天賦,也不一定破解的出來,畢竟廣靈崖葬中的文字絕非甲骨文、金文等可比,極有可能出自全新文明之手。”衛東寶臉上顯現為難之色。

衛東寶的話音剛落,娜娜卻是十分好奇的在心裡問:“什麼文字?真有那麼難嗎?我有晶片輔助,相信這世界上應該沒有哪種文字能難住我吧。”

“知道你厲害,啥都難不住你,好奇的話,回頭兒把文字拓本要來讓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