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平將錄影帶放進解析裝置,在面前的電腦中點選播放按鈕。

“哪一部分?”看著時長4個小時的錄影資料,他問道。

對於送錄影資料前來分析這種事,林國平已經見怪不怪,並不是他的分析能力多麼出眾,而是情報科的裝置很給力。

情報科擁有整個油尖旺區警部最先進的錄影分析裝置,能夠擷取影片片段,進行放大縮小處理,增添幀率,以及片段修復等,這些計算機技術,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這種硬體能力,比探員的靠譜分析有用得多。

“20號,晚22:00—22:10。”陳天行給對方提供時間段。

“OK,簡單。”林國平快速拖動錄影帶進度條,畫面跟隨著快速跳轉,內容從白天過度到黑夜,太陽逐漸被塗成金黃,以至於徹底消失,畫面夜色籠罩。

只要有具體的時間段,便能夠有針對性下手,怕就怕甩給自己長達10小時的錄影資料,在當中尋找某個三分鐘的片段。

輕車熟路,錄影畫面定格在22:00。

情報科辦公室裡,幾個男性探員都站在林國平的背後,停下手頭工作,等待著審訊室裡的進展。

“頭兒能成功嗎?”

“希望,如果下午五點前不能把資料交給國際刑警,案子就麻煩了。”

“咦,南部區的街道,這裡我去過。”一位探員盯著林國平放出的錄影畫面,聯想到對於這一處街道的回憶。

“我在那家恆久遠珠寶店買過耳環。”

其餘幾位探員皆盡聚攏過來。

幹情報科這一行的探員,最過人之處便是對於細節的把握,任何不起眼的尋常,都會成為他們分辨一件事的特徵所在,記憶力尤其出色。

他們經常會記憶一些根本沒有用的東西,比如:前天晚上吃了什麼,去年中秋月餅店打了幾折…

乍一聽,這些資訊確實沒用,但誰也說不準在將來的某一天,是否會派上用場。

錄影內容以正常速度向後播放,由於是黑夜,整個錄影內容的基色為黑,只有兩角有強微弱光源,那是攝像頭左右兩邊的路燈,看來已經開啟。

畫面中,一輛小轎車出現,兩顆巨大的遠光燈射出的光線,將前方街道點亮大半,轎車在監控前下方停下來,副駕駛門開啟,走下一人,繞到後方,開啟後側車門,一位稍顯矮小男人從後座走出。

關上車門,男人重新回到副駕駛位置。

22:05,錄影資料中發生的事,已經吸引情報科所有探員的注意:藉著車燈散射的光芒,大家隱約辨別,從車上下來的矮胖男人,拿槍指著面前的另一人。

剛剛意識到這個問題,影片中被手槍指著的男子便轟然倒地,僵直的身體和地面發生猛烈碰撞,頭顱彈了三下。

“一槍斃命,應該是打中腦門。”

“當街行兇,好大的膽子!”

“猖狂,無法無天,窮兇極惡!”

探員們繼續往後看,已經將審訊室內正在發生的博弈拋諸腦後。

當看到行兇者棄車而逃時,探員疑惑。

“很反常,不乘車離開,反而棄車而逃。”

“像是遇見了可怕的事。”

“難道他為滅口,幹掉了自己的司機?”

當看到錄影資料中出現女人,而本已經中槍而亡的人重新站起來時,情報科探員傻眼。

“不對啊,他中槍了啊。”

“我先前也那麼覺得,可這人沒死,還能自己爬起來。”

“會不會那一槍打歪了?”

“我糊塗了。”

林國平看著錄影內容,只覺的那個矮胖中年有些熟悉,像是韓琛,但他不敢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