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燭正在擔憂緊張地看著王啟文抿唇不語,冷不丁陳溪問他一句話,令他心裡一驚,但很快就調整過來,笑著說道:“是的呢,陳公子。烏蒙鄉上半年又接了些布莊的訂單,銷量比往些年大了些。又因為各個布莊的訂單不一樣,各種布匹綢緞的價格、儲存方法也不一樣,我們得一箱一箱分開裝運,縱使有的布匹只被訂了一兩匹,也得單獨裝一箱,難免就費些功夫了。”

說到自己的業績,施秉燭整個人都添了幾分自信與驕傲,連著之前隱隱約約的擔憂也被他暫時壓了下去,繼續侃侃而談:“這還是中秋佳節將至。等到冬月裡大年將至,這兩艘船都得忙活起來,到時候清點分箱,沒個兩三天,也裝不完的。”

“哦……”

陳氏米鋪只做縣裡生意,多的是外面的大米鋪、地主家往旭平縣運糧的情況。陳溪要做的最多就是安排卸貨;或者出去打聽哪裡米價便宜,談談合作,也沒見過自家東西往外運是個什麼情況,哦了一聲也就沒再吭聲。

因為豎起耳朵去聽陳溪與施秉燭的對話了,導致王啟文腦海中原來思慮的事情也沒能通通透透地想出個所以然來,乾脆直接問向紀管事:“你知道我要來?”

聞言,紀管事笑得如沐春風的臉色驟然一僵,終於在施秉燭漸漸淡下去的笑意裡察覺到自己一時失言。

王啟文字就是面對著紀管事的,當然沒有錯過他忽然間變得不自然的臉色以及時不時偷瞄施秉燭的眼神,心中頓覺疑惑更甚。

“開箱,我要檢查。”王啟文不傻,她可是牢記著自己是為了什麼才這般到處奔波的。於是瞬間沉下了臉色,大踏步往踏板那裡走去,提高了聲音對來來回回的工人們道:“都停下,我要開箱檢查。”

施秉燭與紀管事顯然有些慌亂,對視一眼以後,連忙跟著王啟文走到踏板旁邊。施秉燭略猶疑了一下,隨後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少東家,怎麼……怎麼好端端地就要開箱呢?這一箱箱封好也不容易……”

“少廢話,我來就是親自查驗的,不開箱,光看著一個個箱子頂什麼事兒?”王啟文心底有了最壞的猜測,加之太陽已經當空而照,空氣中又無絲毫爽風,不禁就冒了火氣。

陳溪也是有了王啟文一樣的猜測,方才他故意問施秉燭裝箱的事情,就是懷疑若單單是裝運布匹,怎麼會要裝運一天的功夫?他也是跟著王啟文突擊過四個鄉的運港了,從沒有見過要忙一整天的。

但是問過以後,施秉燭答得自然又流暢,王啟文自己也說過烏蒙鄉的運港是所有分莊中第二大的,陳溪本就是個懵懵懂懂的外行,一時半會兒挑不出毛病,最後只得“哦”了一聲了事。

施秉燭被王啟文陡然凌厲的語氣嚇得一哆嗦,也不知是做賊心虛還是從未見過王啟文這樣發火,竟然說話都磕巴起來:“啊?好。少東家說要開箱……那就……那就開箱。”

說完,轉頭就交代紀管事趕緊去安排人開箱,現場一個人都不要動了,一切等少東家查驗完再說。

紀管事比施秉燭的心理素質還差,見到這情況,哪裡還敢再說什麼,忙不迭地就去安排了。

一會兒之後,又捧著幾張紙回來,不敢再與王啟文直接接觸,立在施秉燭的身邊恭敬地遞給了施秉燭,然後又由施秉燭轉遞給了王啟文。

王啟文不明所以,帶著審視的目光伸手接下了那四張紙。

施秉燭見王啟文正在低頭一目十行地看著,這才抖膽說道:“少東家,這是這次的訂單,所有的箱子,都是按照這個訂單來安排的。”

王啟文聞言,略微點了點頭,示意她知道了,眼睛仍在走馬觀花地看著手中的訂單。

虧得最近一直在查賬,王啟文在現實環境中被迫認識了許多字,俱是一些布莊布匹的名字。如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