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肉是美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愛鵝是眾人皆知的。喜愛它,“愛得緊而必欲咬它一口”是習慣。蘇州當時推藝崇文,雅好風流,人們尊鵝也就從蘇州起。
“鵝在我們明代為尊,鵝在我們蘇州,地位是很特殊的,鵝可分為幾個種類,其中的太湖鵝,就是通常我們說的白鵝,稱蘇州鵝。菜餚中只有上席才可以用鵝。”老鬼對錢法法耳邊小聲說。
錢法法想仇英《清明上河圖》筆下有暗示!他的暗示儘管有時非常隱晦,只要細加揣摩,可揭端倪。
例如:《清明上河圖》中河邊挑柴者前面,畫有一個身穿青色短衣者,手裡抱著一隻鵝,而且引頸回頭看視。是回頭觀看下船、登岸、上轎的高官一幫人的“排場”……
描繪懷抱一鵝的小老百姓是何用意呢?實際是暗指蘇州發生的一樁與鵝有關的命案。小百姓蔣先抱鵝在叫賣,不小心鵝糞弄髒了醉酒的江西客人李隆、王璣的衣服,雙方爭執起來……他們竟將蔣先打死。
錢法法向身邊的仇英再一次致意,因為仇英生在何時?生在何地?卒在何時?卻是沒有詳細的記載的,所以錢法法問了他的老家,瞭解到仇英是從老家太倉遷至蘇州的。
文徵明他聰明靈秀、神姿豔發,仇英看上去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
風流才子唐寅自明代起一直是被文人書生,說書藝人戲說演繹的物件,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一次次被搬上銀幕,錢法法看過邵氏陳思思版的《三笑》和周星馳版的《唐伯虎點秋香》都堪稱經典。畢竟歷史上他並沒真點過秋香。
沈周、唐伯虎、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與唐伯虎他們三位一見面,錢法法立即被他們所吸引。
宴飲時法法看到了輕盈曼舞的舞女,還有歌妓,她們都能豪飲,文人畫家性格放浪,錢法法看到他們與舞女歌女縱酒成趣,“佯狂使酒”。夜深了,錢法法起身準備去解手,他剛站起來,唐伯虎也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
他們一起從廁所出來,唐伯虎卻不往席上去,拉了錢法法上樓了,上到最上層的閣樓。上到閣樓見老闆娘喝多了,正在一個屋子裡酣睡,唐伯虎走進去,用手捏住她鼻子,使她呼吸困難,她翻了個身繼續睡,他又捏一下,老闆娘翻身起來罵了他幾句。
老闆娘罵完又躺下了,唐伯虎帶著法法進了另一個屋子,只見在屋子裡掛了幾幅美人圖,姿態妖冶卻沒有眼睛。
唐伯虎在香爐裡點上香,擺上供品,跪下來嘴裡唸唸有詞,然後磕了幾個頭站起來,他走到另一張桌子上,端過來墨和筆,在美人圖上畫上眼睛,那些眼睛畫的非常傳神,美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錢法法感覺美人的眼睛似乎在傳情,忽閃忽閃的樣子。
他們下來仍然坐席,一個歌女喝多了,她過來把頭枕在文徵明的肩頭上,還在咿咿呀呀的唱歌,仇英就讓畫童擺出紙和筆墨,照著文徵明和歌女,畫了一張春宮圖,異常美豔。
老鬼拿過來欣賞一回偷偷說:“一點也不比唐寅畫的差!”
幾個異常妖嬈的女子華衣高髻,香嬌玉嫩無比,秀靨豔比花還嬌,口如含朱丹,粉膩酥融嬌欲滴。望之動人心魂。寐含春水臉如桃花。
她們媚笑著來入坐,她們斟酒敬酒,比那些歌女舞女還狂妄。
一個美人纖細的手指劃過古樸的琵琶。令文人騷動的鸞鳳嬌音傳了過來,比剛才的歌唱的更柔媚。從琵琶流露下來的輕音,令花月爭風。
文徵明又喝了幾杯,醉意濃濃,說不喝了。這勾欄美人,坐在她旁邊的女子就嬌笑著跳到了他的大腿上,拿著葡萄酒酒杯硬塞進他嘴裡,讓他又喝了滿滿一大杯。
唐伯虎這時醉得一塌糊塗還趁機畫了一幅春宮圖。
慾望在這時就像惡魔的眼睛,要在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