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西部半決賽,當聖安東尼奧馬刺擊敗勇士晉級時,布魯斯.鮑文曾被問到一個問題:“你是否認為羅傑能夠在灣區重整旗鼓。”

鮑文回答得很謹慎:“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再次重整旗鼓,但我知道馬刺從現在起往後每一次與羅傑相遇都得小心。以我對他的瞭解,他不是那種會輕易放下仇恨的人。”

今天這場比賽應驗了鮑文的說法。

羅傑不是那種會輕易放下仇恨的人。

哪怕與他結仇的是低調的蒂姆.鄧肯,他也絕不會輕易罷休。

從來沒有任何人能連續兩年在季後賽中擊敗羅傑,這是一個被低估的可怕成就。

今年,羅傑似乎會將這個記錄繼續保持下去。

系列賽第一戰打完,羅傑的採訪相當於是給馬刺下了最後通牒。

這必須是他的時代,他不允許任何人觸碰王朝的遺產。

真正讓馬刺球迷難受的是,馬刺隊看上去已經沒有什麼可調整的餘地。

系列賽第一場,勇士就完全把馬刺給摁在了案板上。

海軍上將已經太慢了,他年輕時候的防守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為他有小前鋒一般的速率。

蒂姆.鄧肯作為一個實質上的中鋒,可以讓姚明和鯊魚難受,但協防範圍實在比不上大本或加內特之流。

也就是說,他們不可能在遏制中距離的同時還保護籃筐。

馬刺還是一支傳統的,略顯臃腫的,用身高和噸位去填塞禁區的隊伍。

面對勇士這種極其現代化的進攻,馬刺的防守顯得笨重而又腐朽。

看上去,羅傑的復仇將會非常徹底。

這一輪系列賽大機率不會打得太焦灼,他不會給蒂姆.鄧肯任何與自己相提並論的機會。

然而,羅傑即將做的還不止這些。

系列賽結束後,nba官方史無前例的在同一天同時公佈了dpoy和mvp這兩個重磅獎項的最終評選結果。

之所以同一天公佈,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獲得這兩個獎項的是同一個人!

訓練結束後,從記者口中得知這個結果的羅傑並不驚訝:“我只是拿回屬於我的東西。”

早在結果出來的第一時間,銳步就已經通知了羅傑。

作為今年在西部戰績斷層領先的球隊,羅傑的mvp其實早早就毫無懸念。

主流媒體早就開始用“準mvp”來稱呼羅傑。

這是羅傑職業生涯第六次摘得mvp獎項,這個數字超越了比爾.拉塞爾,總算是打平了榮譽收割機卡里姆.賈巴爾。

如果再拿一次,那將是歷史性的一刻。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羅傑自21世紀以來的第四座mvp——如果把99-00賽季算作nba進入21世紀的開端,那21世紀一共也才打了五個賽季。

五年四座mvp,這是無與倫比的統治力。

相比起mvp,羅傑拿到dpoy獎項是一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

雖然銳步早就發力炒作羅傑拿dpoy的可能性,但羅傑畢竟是外線。

眾所周知,dpoy一般情況下都更青睞內線。從1996年的加里.佩頓後,dpoy獎項就一直被內線球員所統治。整個90年代,手套是唯一拿過dpoy的外線球員,連斯科特.皮蓬也從未染指。

更何況,現如今聯盟裡還有本.華萊士這個nba歷史上最變態的防守球員。

然而,正因本.華萊士的防守太過出色,所以進入21世紀以來,他拿dpoy簡直就和羅傑拿mvp一樣輕鬆。

於是,媒體們紛紛打出了“審美疲勞”這張牌。

內線球員已經統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