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2007年的夏天騎士隊會發生什麼”,丹尼.費裡感覺自己大概已經是第一千萬遍回答這個問題,“我真的不知道,我們暫時聯絡不上勒布朗,我們不確定他在不在克利夫蘭,甚至都不確定他是不是還在這個國家。”

拉里.休斯覺得這件事很無聊:“全是你們這群人的炒作,聽著,勒布朗的最大訴求是要一枚戒指,而我們打進了總決賽,我們是全聯盟除了勇士以外最接近戒指的球隊。所以,他有什麼必要去別的地方呢?這是他的球隊,他的城市,我們是他的人,並且我們接近冠軍,所以他肯定會續約啊。更何況他兩個月前才說過,他99.9%會續約,你們媒體就是想製造話題。”

本.華萊士不可思議的告訴記者:“我不知道這種傳聞為什麼會出現,我從未見過臨陣脫逃的球隊領袖,我們剛剛輸了一輪總決賽,作為領袖這個時候離開?如果勒布朗選擇離開,我會感到極度失望。沒錯,比總決賽被橫掃還要失望。你知道,羅傑從來不會在失敗的時候逃跑。”

已經成為tnt評論員的雷吉.米勒完全無法理解lbj:“他口口聲聲的說這是他的城市,他的球隊,但他卻連續約都磨磨唧唧。沒記錯的話,他和騎士隊的肥皂劇已經延續了三個夏天。勒布朗在等什麼?或者說,他還有什麼可要求的?丹尼爾.吉爾伯特已經為他提供了他所需的一切,他擁有世界上防守最好的球隊,而這支球隊就缺一個領袖去帶領他們成功。如果lbj想證明自己,如果他是個男人,就應該閉上嘴,簽下合同,來年扇腫所有人的臉!”

這就是2007年夏天最火熱的事情,關於勒布朗.詹姆斯的去留,成為了今年休賽期所有人都關心的懸念。

對lbj的爭論不僅僅關乎於他去哪兒,更是關乎於他是否應該離開。

人們從未見過任何超級巨星在自己的巔峰年紀,在球隊能夠殺入總決賽的情況下選擇逃跑。

更何況,lbj和騎士之間的分歧還並不是錢。勒布朗如果要走,那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可以因此獲得更輕鬆的奪冠機會。

威爾特.張伯倫幹過類似的事情,但當時他32歲了。

查爾斯.巴克利幹過這樣的事情,但他當時已經33歲。

卡爾.馬龍也幹過這樣的事情,可他當時40歲。

他們選擇走捷徑在球迷看來無可厚非,雖然這本質上是競爭意識的下滑,但他們的競爭力確實大不如從前,單獨帶隊已經看不到任何奪冠的希望。

勒布朗.詹姆斯呢?他剛剛23歲,他的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四年。

結果,他已經準備放棄自己的競爭意識。

這是職業體育運動員身上最迷人的東西。

為什麼邁克爾.喬丹失敗多年後終於幹掉活塞的故事如此傳奇?

為什麼羅傑被邁克爾.喬丹打壓後讓mj一次東部冠軍都沒有拿過的故事那麼過癮?因為他們在與自己的命運對抗,他們在競爭,而這正是競技體育的本質,這種競爭意識是一個運動員最迷人的地方。

資料、技術、精彩的扣籃、漂亮的過人、迷人的外表所有這些都只是一個運動員身上的附加品。

克里斯.保羅會擁有粉絲,是因為他的內心清楚:“我知道我是個難以相處的混蛋,但我真的很愛打籃球。”

科比.布萊恩特會擁有粉絲,是因為他保證“我們要為傑裡.巴斯而戰,我一定要把湖人隊帶進季後賽”,然後他說到做到,哪怕代價是跟腱斷裂。

史蒂芬.庫裡會擁有粉絲絕不是因為他的扣籃,而是因為他擁有說出“下賽季沒人想遇到我們”的魄力。

雷吉.米勒這種跑起來像小兒麻痺患者的傢伙會擁有粉絲,是因為他在幾年前的夏天說過:“告訴羅傑,去他媽的。”

競爭意識,讓這些打籃球的粗暴男人充滿魅力。

一個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