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g1是極具顛覆性的,在nba總決賽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球隊會如此瘋狂的出手三分。
這無比的離經叛道,要知道就在幾年前,底特律活塞與聖安東尼奧馬刺在總決賽交手時,底特律活塞場均只投11個三分,馬刺場均投14.8個三分。
僅僅過了三個賽季,勇士上一場的三分出手數已經是這個數字的兩倍還多。
事實上,奧蘭多魔術在對陣紐約尼克斯時就想過用三分球去解決問題。
問題在於,當空間被拉開後,t-mac依然無法殺死比賽。
魔術隊已經用極致的空間幫麥迪掰開了尼克斯的雙腿,可第四節你自己變得疲軟,別人就是直接一字馬也無濟於事。
羅傑不存在這種問題,他的攻堅能力足以在空間被拉開後將尼克斯完全摧毀。
德維恩.韋德第四節的防守已經盡力了,他奉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可相較於肖恩.巴蒂爾,他不過是把防守從50分提升到了60分。
而60分的防守在羅傑面前也只是剛剛及格,遠達不到限制他的程度。
事實上,單個球員在防守端給予羅傑的壓力可能頂多也就70分。
在羅傑的職業生涯中,大概只有三個人在單防層面曾達到過這個級別。
一個是全力防守時的邁克爾.喬丹,一個是ok時期的科比,還有一個是允許上手規則下的巔峰羅恩.阿泰斯特。
給羅傑的防守壓力想突破70分,這就不是單個個體球員能做到的事情了。
尼克斯輸掉g1後,也有不少紐約媒體認為這只是勇士手感好。
勇士隊在常規賽和季後賽中總都有那麼一些比賽,能靠著出色的三分手感輕鬆摧毀對手。
但這種手感往往不可能一直延續,在對抗激烈的總決賽中更是不可能。
隨著肉搏加劇,手感下滑,勇士的遠投早晚會啞火。
這是事實,勇士隊不可能場場都有出色的手感。
任何在二十一世紀初直接照搬小球策略的想法都是愚蠢的。
因為這個時代的角色球員沒有那麼強的三分能力,這個時代的對抗尺度也不利於保持手感。
現在的球迷很難想象,20年後的籃球,和姚明一樣高的球員居然會拖著麻桿一樣的身材施展胯下運球和三分。
而球員體重的變化趨勢,也代表著對抗強度的變化趨勢。20年後的籃球不需要那麼強的對抗,更需要全面的技術和出色的投射能力。
現在籃球的環境中,對抗更激烈,節奏更慢,更不利於三分投籃。
可這不代表三分球就無法發揮威力。
在二十一世紀初照搬小球策略的想法是愚蠢的,但在黑暗防守時代後依然藐視三分和空間的想法也是愚蠢的。
勇士靠三分球拿到了一場勝利,這是實打實的優勢。
系列賽g2,紐約尼克斯馬上在主場扳回一城。
就和人們預測的一樣,尼克斯用激烈的對抗扼殺了勇士隊的手感,德維恩.韋德和kg的中遠距離也頻頻命中,而當他倆在中距離拉開後,姚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稱霸籃下。
有多不費吹灰之力呢?姚明這場比賽單場9中9。繼羅傑之後,連續第二場有中國球員創造了nba總決賽記錄。
這是nba總決賽歷史上所有單場百分百命中率中,出手和命中最多的記錄。
這是一場典型的尼克斯式勝利,這是蘭尼.威爾肯斯預想中尼克斯最好的樣子。
韋德、kg和姚明,每個人都發揮出了他們的長處。
但蘭尼.威爾肯斯並沒有在贏球后大放厥詞,反而發言非常謹慎。
“我覺得我們找到了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