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的nba總決賽結束後,羅傑已經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羅傑卻又無處不在。
世錦賽結束時,姚明在談論羅傑。
科比和詹姆斯在想著如何擊敗羅傑。
媒體?當然也被羅傑的名字佔領。
這支由老k教練帶領的全新夢之隊讓美國人重新成為了籃球世界的領頭羊,球迷們對此感到自豪。
即使這只是受關注度不高的世錦賽,但起碼是個世界冠軍,對吧?
可夢之隊的球員們遭遇而歸後卻發現,被媒體討論得最多的卻是羅傑。
無論是tnt、espn還是abc,無論是查爾斯.巴克利,道格.科林斯還是艾爾.邁克爾斯,他們在籃球節目中基本都在聊一個話題:如果羅傑參加世錦賽,夢之隊還能拿到冠軍嗎?
這是一件每個美國球迷都關心的事情,世錦賽冠軍就好像20年後的nba季中賽冠軍。能拿到手當然很好,可沒人會真的臉皮厚到把這算作一個冠軍。
對夢之隊而言,奧運冠軍是終極目標。而在奧運會上,他們百分之百會遇到由羅傑率領的衛冕冠軍中國隊。
所以,“如果羅傑參加世錦賽,夢之隊還能不能拿到冠軍”這個問題非常值得討論,因為這關係著夢之隊的終極目標能否達成。
大多數媒體都對夢之隊的前景感到樂觀,因為奧運隊的陣容肯定會比現在的夢之隊更強大。
但這種討論仍是一件令大多數夢之隊球員感到噁心的事情,比吃了印度街頭小吃還噁心。
夢之隊好不容易重新成了世界第一,可外界的討論卻讓球員們覺得,他們好像只是佔了“羅傑沒有打世錦賽”的便宜。
這等同於否定了夢之隊球員這個夏天的全部努力。
他們的勝利,他們的汗水,他們的時間,他們付出的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了,因為他們的冠軍被說得像是羅傑的施捨。
科比.布萊恩特憤憤不平,他感覺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冠軍被媒體玷汙,這讓科比渴望擊敗羅傑的慾望變得強烈。
勒布朗.詹姆斯也對這件事充滿了熱忱,他對新賽季充滿懷期待,因為現如今的騎士絕對稱得上是聯盟最強的防守球隊。
而籃球比賽的本質,最終還是防守。
歸根結底,防守才是贏得一切的基礎。
勒布朗.詹姆斯當然知道大本有多強,他畢竟就在東部,職業生涯的過去三年他沒少在底特律活塞身上吃苦。
你很難想象,有誰能夠突破由安德烈.基裡連科和本.華萊士組成的防線。
如果一字馬有反義詞,那一定是基裡連科和大本的名字。
克利夫蘭球迷現在最期待的畫面?看著羅傑在克利夫蘭的鐵血防守下垂死掙扎,看著羅傑被23號踩在腳底。
這種期待來自於勒布朗.詹姆斯給出的離譜承諾,而更離譜的事情在於,他甚至告訴裡奇.保羅:“也許我們真該和騎士隊籤一份長約,看看丹尼爾,他幾乎能答應我的所有要求。和科比打球?和t-mac以及德懷特打球?你說這些都有操作的可能,這些選擇也的確不錯。但你知道,那畢竟不是在克利夫蘭。”
裡奇.保羅感覺lbj很分裂,非常非常分裂。
有時候,他像是不記得自己曾說過的話似的。
實際上,這種分裂伴隨lbj一生。
他會在奪得季中賽冠軍的賽季說季中賽不是兒戲。
又會在季中賽被早早淘汰的賽季說季中賽並不重要。
他太分裂了,他的想好像法每時每刻都不一樣。
而這一次分裂的原因?勒布朗.詹姆斯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要離開克利夫蘭或是留在克利夫蘭。
他有離開的想法,但留下和離開的想法就像兩個勢均力敵的拳擊手正在互搏。
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