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月中旬起,銳步為羅傑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商業活動,需要世界各地的四處奔波。

到時候很難保證高質量的系統訓練。

所以,羅傑沒有多餘的時間可浪費。他身上的潛力,還有許多可開發的地方。

這段時間,媒體幾乎是24小時滾動報導喬丹有可能會復出的訊息,捕捉著他的一舉一動。

7月8號,所有媒體都在報導一個新聞——邁克爾.喬丹真的出現在了貝託中心,並在裡面訓練了三個小時。

他的復出,似乎已成定局!

喜歡舔喬丹黑皮眼的記者們紛紛鼓吹喬丹對籃球的熱愛,吹鼓他靠著強大的內心走出了父親去世的陰影,簡直把他塑造成了一個高尚的神。

想起喬丹和法爾克那吸血鬼般的刻薄嘴臉,再看看媒體眼中那個積極、向上,彷彿聖人的喬丹,克勞斯都覺得可笑。

別以為塑造形象是山羊的專長,副山羊喬丹自然也有這方面的需求。

1993年的季後賽裡,尼克斯後衛約翰.斯塔克斯曾在格蘭特和喬丹頭上完成了一記漂亮的扣籃,那無疑是他職業生涯的光輝時刻。

nba在製作斯塔克斯的球星卡時就選用了這個畫面,但卡片上斯塔克斯的背景板只有格蘭特一人,喬丹居然被p掉了。

這和山羊被隔扣後沒收錄影的行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他的神格,怎麼能被一個小小的斯塔克斯動搖。

這次復出也是,喬丹這樣完美的人,怎麼能和唯利是圖扯上關係呢?所以,耐克引導著媒體從熱愛、堅強的角度出發解讀這次復出,完全不提他逼迫管理層的三個要求。

體育界對喬丹的那句話拭目以待,人們都很好奇,喬丹會以何種方式宣佈自己的迴歸。

事實上,喬丹也在頭疼這事兒。

訓練場上的喬丹看著手裡的新聞稿,搖了搖腦袋:“無關緊要的內容太多了,我可不想當一個嘮嘮叨叨的婦人,然後在新聞釋出會上黯然淚下,我不是斯科特那樣的愛哭鬼。這個稿子,完全沒有捕捉到我想說的東西。我需要的是簡潔且有力量的東西。大衛,給我重新寫。”

大衛.法爾克寫的復出新聞稿又被喬丹斃掉了,而這已經是喬丹斃掉的第四個版本。

法爾克無語了,他把筆遞給了喬丹:“邁克爾,這樣吧,你自己寫得了,我不是大文學家。實在不行我想辦法請託妮.莫里森(9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黑人的內心世界出發,再結合魔幻現實主義的神秘因素,給你寫一篇新聞稿?”

法爾克只是開個玩笑順便發發牢騷,但他沒想到喬丹在思索了幾秒後竟真接過了筆:“你知道嗎大衛,我還真有個不錯的靈感。”

7月10號,abc、cbs和nbc三大電視臺緊急停播,因為他們都在同一時間收到了一份傳真。

這份傳真不是有人威脅要炸掉五角大樓,傳真的題頭很平常:“邁克爾.喬丹透過私人律師兼經紀人大衛.法爾克就其未來職業計劃發表以下宣告。”

而這份宣告的內容只有一句話,就是喬丹自己寫的那句話:“i’m back!”

一句簡簡單單的發言,籃球界的地震開始了。

當然,這份宣告的出現也同時意味著一件事,萊因斯多夫已經做出了他的選擇。

羅傑是從經紀人埃裡克.弗萊舍口中得知了公牛決定交易自己的訊息,球隊沒有直接通知羅傑,而是聯絡了作為經紀人的弗萊舍。

那一刻,羅傑只覺得解脫了。

去他媽的斯科特.皮蓬,去他媽的邁克爾.喬丹。

他不用再因為玻璃心的皮蓬而大發雷霆。

他也不用再去面對那顆有被害妄想症還不懂得尊重人的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