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彌補了羅傑一部分身高臂展的劣勢。
並且因為今天皮爾斯表現出色,魔術沒法夾擊羅傑,所以麥迪還得獨自防守一個火力全開的羅傑,這讓他本就不出色的體能更加捉襟見肘。
而體能的消耗又會導致麥迪的跳投把握度出現波動。
這就是攻防兩端都和羅傑對位的代價,你需要克服一環連著一環的困難。
麥迪上半場已經用盡了各種辦法去克服困難,但半場6分就是他能獲得的一切。
可無論如何,現在魔術隊都需要麥迪站出來。
季後賽就是這樣,球星必須得肩負責任,只有這樣才能進入下一輪比賽。
可麥迪沒有選擇承擔責任,他選擇把球傳給了拉里.休斯。
特雷西.麥格雷迪是一個軟蛋嗎?是,也不是。
如果你瞭解2008年季後賽,瞭解麥迪是如何每場都打封閉,每場抽積液,就為了和爵士死磕。如果你看過那個紅袍1號在g6燃盡自己職業生涯最後的一絲火光轟下40分,就為了保住勝利希望。那麼,你絕對不會說特雷西.麥格雷迪是個軟蛋。
只可惜,很多媒體作者為了省事,總會把一個球員片面化,臉譜化。而最簡單臉譜化麥迪的詞,就是軟蛋。
人比籃球複雜,這是羅傑親自打上nba後最大的感觸。
麥迪也是個複雜的人,2008年的麥迪和2001年的麥迪根本不能一概而論。
2008年的麥迪像個真正的領袖那樣在燃燒,但2001年的麥迪卻是一個不知道如何擔起責任的年輕人。
他高中時期就因為不認真訓練,在場上求勝欲不夠強而經常和教練吵架。
高四有機會轉學去籃球名校宰恩山基督學院時,他甚至經常訓練遲到,並常常問自己“為什麼跑到那麼遠的地方,遠離愛自己的母親和外婆”,而不是在想“我終於有了揚名全美的機會”。
父親角色的缺失以及母親和外婆的悉心保護讓麥迪習慣了自由散漫,也讓他缺少爭強好鬥的基因。
也許在很多年後,特雷西.麥格雷迪會學著做一個真正的男人。
但在2001年,雖然他已經是全明星,雖然他已經率隊殺入季後賽,雖然他已經是受人愛戴的奧蘭多之子。
可麥迪還是那個麥迪,那個習慣的自由散漫的大男孩。
他還打不了硬仗,還受不了來自羅傑這種超級巨星的壓迫。
拉里.休斯接到球后倒是無所畏懼,持球強突皮爾斯。他的速度很佔優勢,恰好打在皮爾斯的軟肋上。
可羸弱的投射能力讓他只能去禁區挑戰dpoy最大熱門本.華萊士。
結果不必多說,大本用一記血冒毫不留情的拒絕了拉里.休斯。
魔術隊的進攻又失敗了,羅傑從大本手上接過籃球后迅速推過半場,準備又一次幹掉麥迪。
結果下半場魔術隊換了對位策略,負責防守羅傑的人變成了拉里.休斯。
道格.裡弗斯希望將麥迪從防守端抽離出來,這樣起碼魔術還有一個可以與羅傑抗衡的得分點,於是在下半場做出了這個調整。
那一刻,道格.裡弗斯簡直就是羅傑心目中主教練這個位置上毫無爭議的goat!
誰再說他是豬頭羅傑跟誰急!道格.裡弗斯可太有水平也太懂球員了!
他居然知道羅傑早就想幹掉拉里.休斯,於是像個老鴇一樣主動將他送到了羅傑面前。
這種教練哪個對手不愛?
拉里.休斯待羅傑靠近後立刻下手搶斷,他對自己的搶斷充滿自信。
但羅傑只是輕輕鬆鬆一個背後換手便讓過了他,拉里.休斯的手確實很快,可對一個能連續六年蟬聯得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