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賽季,那個愛講冷笑話的大個子上臺時,指環王確實以為那傢伙可以開啟一個新時代。

因為蒂姆.鄧肯是一個真正懂得勝利“秘密”的人。

他不在乎資料,他熱愛防守,他融入團隊。但他又絕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團隊球員,因為他有高人一等的個人能力。

他的隊友們愛他,海軍上將甘願當他的副手。可他從不認為自己是老大,團隊對他的優先順序遠高於個人。

他是一位從新秀時期就意識到籃球在方方面面都是一項團隊運動的巨星,從他進入nba的第一場比賽開始他就知道。

也許你會說賈森.基德也是這種球員,不,賈森.基德的無私僅限於場上,但他在場下依然會把更衣室攪得亂七八糟。

而蒂姆.鄧肯對團隊的理解囊括了場上場下的一切,沒有任何一個馬刺球員曾悄聲說過“我討厭那個混蛋”。

對於那些天賦凜然的人來說,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品質。

比爾.拉塞爾之所以覺得鄧肯能夠成功,是因為當年他自己正是靠著這些特質,統治了那個不到十支球隊的聯盟。

他以為鄧肯也會打出應有的統治力,結果僅僅時隔一年,羅傑又回來了。

是的,馬刺早早出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鄧肯的傷病。

如果蒂姆.鄧肯不受傷,站在羅傑面前的是馬刺,老鷹還能奪冠嗎?比爾.拉塞爾喜歡鄧肯,可他必須承認,馬刺毫無機會。

你不可能去質疑一支季後賽全勝的球隊,那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馬刺也許不會出現湖人隊這種內訌的情況,也許能在總決賽中體面的贏下一兩場。

但他們同樣很難在一輪七場系列賽中搞定老鷹。

這支老鷹適配任何風格,不畏懼任何對手。

甚至還有保羅.皮爾斯這種連奧爾巴赫都想不出來的終極武器。

起碼就今年,比爾.拉塞爾覺得沒有任何球隊能贏老鷹。

比爾.拉塞爾從未見過這種事情,過去六年,他居然有五次是給同一個人頒獎。

在現如今聯盟有29支球隊的競爭環境中,這是何等恐怖的奪冠頻率?

這不叫不科學,這簡直是反科學!90年代上半期,當人們以為邁克爾.喬丹已經夠離譜時,絕對想不到後面還有羅傑這個王炸。

比爾.拉塞爾一邊感慨羅傑的恐怖,一邊將fmvp獎盃遞給了他。

羅傑開玩笑式的問指環王:“嘿,開始厭煩了嗎?”

這是一個跨越了兩年的玩笑。

1998年羅傑在老鷹隊奪冠時,比爾.拉塞爾開玩笑說羅傑是唯一讓他擔心自己總冠軍戒指數量被超越的人。

而羅傑回答,只要你別因為給我頒獎頒太多而感到厭煩,其他的困難都不是問題。

所以今年又接過獎盃後,羅傑問了那麼一句。

比爾.拉塞爾搖搖頭:“你和我之間還差了一個卡里姆呢,所以我還能忍受。恭喜你,羅傑。”

接過小小的獎盃,羅傑將其舉過頭頂。

他在鯊魚的地盤,拿到了自己的第五座fmvp獎盃。

羅傑區別於其他球星的地方就在於此,那些拿過很多次冠軍的球員,無論是魔術師、賈巴爾還是伯德,他們都無法保證自己是每一個奪冠賽季的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魔術師拿了五個冠軍,手上的fmvp只有三個。

賈巴爾手戴六枚戒指,卻只有兩個fmvp。

伯德三冠軍兩fmvp。

唯獨羅傑,他不僅僅是拿冠軍,還可以保證自己次次都是那支冠軍球隊裡最好的球員。

邁克爾.喬丹是為數不多可以做到三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