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1984年選秀,除了邁克爾.喬丹,你也會脫口而出奧拉朱旺、飛豬爵士、約翰.斯托克頓,甚至是僅僅因為在喬丹之前被選中而淪為笑話的薩姆.鮑維。

提起百花齊放的1996年選秀,你會想起科比、ai、君子雷、納什、斯托亞科維奇、馬布裡等一大堆名字。

而提起93年選秀人們只會想起羅傑。

他靠著自己非凡的成就讓1993年選秀變得格外特殊。

至於1993年被選中的其他人?

便士早就因為傷病而淪為了一個普通球員。

肖恩.布拉德利?誰還會記得這個在達拉斯打替補,三天兩頭出現在別人隔扣集錦裡的傢伙曾經貴為榜眼。

賈馬爾.馬什本和伊塞亞.萊德爾有些名氣,但名氣不足以大到讓球迷脫口而出他們來自哪一屆選秀。

在選秀之前名氣最大的ncaa第一控衛,至今仍是ncaa歷史助攻王,參與了大學生聯隊擊潰夢一那場著名比賽的鮑比.赫利因為車禍而早已淡出人們視野。

薩姆.卡塞爾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那張臉。

甚至,很少有人會記得克里斯.韋伯是個狀元。

一聊起1993年選秀狀元,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疑惑:“等等,如果羅傑不是1993年的狀元,那麼是哪個幸運的水貨?”

進入聯盟後,韋伯就和耐克一樣,在穩定的走下坡路。

在奧蘭多,他是沙克口中的廢物。

在芝加哥,他是邁克爾.喬丹口中的超級廢物。

在底特律,他被認為是格蘭特.希爾的拖油瓶。

如果你以為韋伯只是場上表現不好那就太低估他了,場外韋伯也沒少惹麻煩。

最經典的一幕來自於一次在高速公路上與警察飆車上演一出真人版gta被捕後,韋伯毫不在意的說了一句:“警官,如果我得到一張罰單,那這座城市就會失去一個真正的好人。”

這就是2001年之前的克里斯.韋伯,他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他起碼拿錢了還上場打球。

按理說,耐克絕不會再和韋伯這樣的人有什麼瓜葛。

但耐克的“擴充陣容計劃”以及韋伯這個賽季的蛻變,讓他們再次結合在了一起。

前幾個在薩克拉門託的賽季,韋伯只是稍微變好了一些。

可這個賽季,韋伯簡直是完成蛻變。

他開始拋棄糜爛的生活。

他的防守終於高於聯盟平均水平。

他的籃板數創造職業生涯新高。

就連那爛得和鯊魚一樣爛的罰球被練到了75%左右。

然後帶領這個賽季的國王以6勝1負開局。

所有這些都讓耐克認為,克里斯.韋伯有機會成為那個擊敗羅傑的人。

無論誰擊敗羅傑,這個人最好都是耐克陣營的人。

這也是耐克“陣容擴充計劃”的真實目的。

他們希望自己陣營的人能夠在正面碰撞中削弱羅傑的影響力。

而今晚在亞特蘭大,耐克就有機會檢測這筆簽約的價值。

韋伯也對這場比賽相當重視,當然,這麼做不是為了取悅耐克。

而是因為他一直都缺少一些關鍵性勝利,阻礙了他的發展。

上賽季,克里斯.韋伯在常規賽中完敗老鷹,在季後賽被湖人橫掃。

所有這些失利都讓韋伯失去了在聲望上更進一步的機會。

所以,克里斯.韋伯帶著極大的決心來到了亞特蘭大。

他需要一場極具說服性的勝利來為自己的巨星之路添磚加瓦。

即使那愚蠢的邁克.畢比在比賽開始之前就給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