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邁克爾.喬丹相信自己的判斷。
邁克爾.喬丹一直對詹姆斯寄予厚望,他早早就期盼著能在2003年選中詹姆斯,從此改變騎士隊的命運。
現如今,喬丹對他的期望更高了。
他不僅僅肩負復興騎士隊的責任,還肩負著復興耐克品牌的責任。
如果說1993年銳步簽下羅傑是1984年之後運動品牌史上最偉大的簽約。
那2003年耐克簽下勒布朗.詹姆斯將是1993年之後運動品牌史上最偉大的簽約。
邁克爾.喬丹認為自己距離一個教父級別的操盤手,就只差勒布朗.詹姆斯了。
只要勒布朗.詹姆斯成為了自己陣營的一員,只要2003年mj和lbj的同臺成為現實,一切頹勢都將扭轉。
當然,即使是這個職業生涯成就被羅傑打得直接對半砍的喬丹,也不可能去故意討好一個高中生。
他確實希望詹姆斯成為自己陣營的一員,但不會放低自己的姿態。
喬丹和勒布朗.詹姆斯走得近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喬丹對他的欣賞,即使無法合作,喬丹也欣賞這個孩子。
他不僅僅在場上表現出色,場外,他談吐老練、成熟、謙遜,和他交談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情。
羅傑那張破嘴即使再過20年都趕不上16歲半的詹姆斯!
他擁有和羅傑同樣的天賦,卻沒有羅傑那跋扈的個性。
他對比賽的理解遠超其他同齡人,剛剛詹姆斯的觀點喬丹就非常認同。
“說得沒錯勒布朗,贏家永遠只有一個,所以你無時無刻都要想辦法成為贏家,懦夫必然在比賽中粉身碎骨,這是競技體育的真理。”
“我會努力的,先生。”
“很好,我叫人送你回去吧,你母親該擔心了。有任何需要,隨時打給我。”
“謝謝,先生。”
“叫我邁克爾。”
“謝謝你,邁克爾。”
詹姆斯走後,胡安妮塔開始收拾桌子。
見自己丈夫望著那個阿克倫男孩的背影遲遲不捨收回目光,她開了個玩笑:“你對他似乎比對自己親兒子還上心。”
“我只是在欣賞一個籃球運動員,胡安。我在想,和他打球也許會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等等邁克,你真的想在2003年復出和他一起打球?”胡安妮塔有些吃驚,她本以為關於復出這件事,喬丹只是隨便說說。
畢竟2003年時,邁克爾.喬丹已經40歲了。
40歲打nba並不稀奇,賈巴爾41歲時還在總決賽中發光發熱。
但那時候的賈巴爾只是個普通的首發中鋒了,驕傲的邁克爾.喬丹會願意當一個普通的首發球員嗎?喬丹若有所思,然後緩緩開口:“如果我們真的可以選擇他的話,為什麼不呢?一個偉大的球員,應該有一個足夠偉大的開局。早晚有一天,他會讓克利夫蘭成為冠軍球隊。早晚有一天,他會親手終結羅傑的統治。而我,將是這一切的總導演!”
邁克爾.喬丹非常自信,羅傑的統治肯定會被一個人終結。命運中,這個人的名字肯定叫勒布朗.詹姆斯!喬丹不介意以操盤手的身份對羅傑完成復仇,不介意以操盤手的身份重新統治聯盟。
距離2003年選秀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喬丹相信,這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第二天,各大報紙對老鷹vs國王這場比的報導並不那麼有熱情。
因為許多寫手連夜趕稿後卻被編輯臭罵:“這就是你們他媽的專業撰稿水平?羅傑擊潰克里斯.韋伯根本不值得報導,沒人會對這種理所應當的事情感興趣!媽的,滾蛋回去重寫些能勾起讀者興趣的新聞!”
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