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支球隊光用錢就製造出一艘銀河戰艦來打破整個聯盟的平衡。

第二,他肯定要讓小球市也留得住球星。

所以,就算這個規則透過後推遲一兩年,騰出一個緩衝期然後再執行,也是肯定會執行的。

雙方不是在討論一個不存在的規則。

而是在討論一個即將出現,而且對聯盟影響非常大的規則。

結果,加布里爾卻把羅傑當傻子打發。

羅傑不是非得逼著老闆交奢侈稅,也不是非得要一個聯盟前五級別的隊友。

但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個奪冠的機會,你會在避稅和奪冠之間如何選擇?”

這是關於爭冠決心的問題。

見約翰.加布里爾依然在閃躲,羅傑也直接表態:“除非球隊真正有繼續爭冠的長期意向,否則我不會排除其他選擇。”

羅傑不虧欠奧蘭多什麼。

他為這座城市帶來的三連冠,也絕對對得起那份史上最大合同。

所以,他絕對不會因為老闆想節約成本這種理由,而徹底退出冠軍爭奪的行列。

要知道,魔術隊是不可能虧錢的。德沃斯節約成本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賺得更多。

犧牲自己的奪冠機會,讓老闆賺更多的錢?羅傑除非腦子有坑才會妥協。

羅傑很慶幸,自己在98年留了個球員選項,這讓他在交涉中佔據主動。

約翰.加布里爾表示自己要和老闆裡奇.德沃斯繼續討論,會在選秀之後答覆羅傑。

於是,雙方關於未來合作的計劃搭建暫時停滯。

至於德沃斯為什麼不親自來參加這次談話,羅傑完全不在乎。

他早就知道,自己和老闆的關係已經破裂。

總冠軍遊行結束後,果然有嗅覺敏銳的記者找到了羅傑。

“羅傑,下賽季沙克還會迴歸到魔術隊的名單中嗎?他會跳出合同嗎?”

“對此我一無所知,你們應該去問沙克,如果能找得到他的話。”

“那麼你呢?”

“什麼?”

“我們都知道,你正在和球隊探討未來。有工作人員稱,兩天前你和約翰在辦公室聊了兩個半小時,你們在談論什麼?球隊未來陣容的構建?奢侈稅?還是別的什麼?”

“如果我希望全世界都知道我們談話的內容,那我為什麼不邀請幾個記者直接去辦公室參與呢?抱歉,我無可奉告。”

羅傑說完,點點頭離開。

但對記者來說,這足夠了。

因為他們已經可以向外界傳遞一個訊息:魔術隊在這個夏天肯定會經歷比較大的動盪。

王朝,走到了盡頭。

在魔術和羅傑決定他們的未來之前,聯盟各隊還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

選秀是接下來的頭等大事。

蒂姆.鄧肯的故事,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媒體報道,整個聯盟都開始為他的登陸而做鋪墊。

馬刺球迷提前歡呼雀躍,他們相信鄧肯能立刻讓馬刺重回爭冠行列。

因為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成熟的球員。

更是一個心理成熟的球員。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有記者問鄧肯,大三時你就已經是全美第一大學球員,為什麼不早一年進入nba呢?那樣你可以多賺數百萬美元。

鄧肯慢條斯理的回答:“我推薦你讀一讀拔苗助長那個故事,那教會了我很多。”

他從不著急,他成熟穩重。

他的回答,就好像當年的海軍上將。

十年前的1987年,馬刺用狀元籤摘下大衛.羅賓遜,打算付給他每年100萬美元的工資,然後聽到他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