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任誰也沒有想到李景隆率領的六十萬大軍最後回到應天的居然只有李景隆一人
突然,朱元璋意識到不對
“不對啊小魚,此戰二丫頭並沒有什麼非凡之處,甚至可以說是打得一塌糊塗都不為過為何你們後世還會給他大明戰神這一名頭?”
馬皇后等人也是看著任小魚,後者說道
“老朱,率領六十萬大軍還拿不下區區五萬敵軍甚至最後只有他一人回到應天,難道這還不足以稱他為‘大明戰神’麼?”
眾人才明白原來這所謂的‘大明戰神’居然是這麼回事
“老朱,說實話,李景隆把仗打成這樣你是作何感想?”
朱元璋板著臉
“哼,這還用得著說,等回頭咱得空了非得好好操練操練他不可,省得日後被人當猴耍還攆不上人家。”
任小魚知道李景隆這頓‘好’肯定是沒跑了
既然都到了這份上,那也不差最後做的那件事
“老朱,其實除了這場戰之外李景隆還有件事也一樣做得‘不差’,”
朱元璋一想便知道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這混賬玩意都讓人罷了大將軍一職甚至人家都想要他腦袋了他還能做啥事?”
任小魚故意賣了個關子
“他做了啥事等到最後面你們自然就知道了,現在咱們先說說燕王朱棣”
“在李景隆被撤掉大將軍一職後接替李景隆位置的是盛庸,對於此人朱棣自是不敢再像對李景隆那般輕視
多次勸降無果不說,先前打下的真定等地也皆被其給收了回去”
“是建文二年十月,朱棣大軍與盛庸大軍引發東昌之戰
最初朱棣大軍南下之時勢如破竹,而後受到盛庸阻攔其於東昌,朱棣被盛庸合圍,是麾下大將張玉與朱高煦奮力引兵相救
這一戰朱棣大軍損失慘重,就連大將張玉也一併戰死,朱棣大軍再次折回北平,朱棣對張玉之死十分悲痛”
朱元璋不禁點頭
“看來這個盛庸確實有些斤兩,能在老四手底下討到如此大的便宜
至於那張玉咱也有所耳聞,乃是前元的一名將士早先隨元順帝逃去了漠北,不知是何時成了老四手底下大將?”
任小魚說道
“老朱,這個張玉此時應該是還在漠北沒錯,他是在洪武十八年才歸順的大明,起初在藍玉手底下是後面這才到了朱棣麾下
他可謂驍勇善戰又足智多謀所以才得到朱棣重用,此靖難中他功勞頗大當初耿炳文在月漾橋便是被他所伏,只可惜死於這次東昌之戰”
朱元璋沒在張玉身上過多糾結
“小魚,這次老四東昌之戰大敗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之後呢?”
“朱棣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東昌之戰大敗後朱棣以此為大辱,於北平與那道衍和尚商量對策並在道衍和尚的遊說下再次揮兵南下
此間盛庸大軍可分於二處,一處是平安等人所率正駐兵於真定,另一處則是盛庸本人駐軍的夾河
也不知朱棣是不是為了一雪東昌之戰之恥,居然繞過真定直逼夾河打算先攻下盛庸這一處”
“那結果如何?老四這一戰打贏沒?”
“盛庸大軍哪是那般容易便可戰敗的,前後戰了數次雙方可以說是旗鼓相當損失都不小,最後還是那股怪風在兩軍對戰之際又再次憑空乍現,盛庸大軍並未見過此幕所以被朱棣大軍佔了先風,最後朱棣大軍大勝。”
聽聞那怪風再次出現朱元璋等人包括任小魚心裡只有四個字,那便是天命所歸
“算了,小魚你還是直接說最後吧,就老四數番得天所助恐就算是咱親自下場估計也是在他手上討不到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