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你說得沒錯,這一次朱棣御駕親征打的確實是阿魯臺
永樂二十年,韃靼首領阿魯臺也不知是抽的什麼風居然親自率兵突然襲擊了興和,於是得知此事的朱棣再次率兵出征
哪曾想阿魯臺得知朱棣率軍出塞朝他而來一點兒也沒猶豫立馬後撤
不過朱棣是鐵了心想要收拾阿魯臺,於是一路追到了殺胡原使得阿魯臺不得不丟下財物帶著家人輕裝而逃
到了這裡朱棣並沒有再繼續追趕,因為他覺得有了此次的教訓阿魯臺應該是長記性了”
朱元璋聞言一副恨鐵不成鋼
“老四都一把年紀了怎麼還如此天真?這些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只要稍給他點機會他便能見縫插針,最好的辦法便是乘勝追擊以絕後患才對。”
任小魚卻不這麼認為
“其實朱棣也是有自己的判斷,因為在第一次御駕親征前朱棣便曾派兵攻打了一次韃靼
當時的遣兵大將便是中了韃靼同樣的詭計以至於斷送了多少大明將士的性命,到最後就連屍身都是當時朱棣親自帶人給收的。”
朱元璋咬牙切齒
“這些亂臣賊子當真是該死,不行,等回去後咱一定要命人對這些亂臣賊子斬盡殺絕,不然實在是難消咱心頭之恨。”
任小魚知道朱元璋也就是說說氣話罷了,要是舊元的勢力當真有那麼容易就能斬盡殺絕的話就不會留到這個時候了
“好了老朱,這是朱棣那邊的事兒你操這份心幹嘛,相比後面某位皇帝朱棣這可好太多了。”
任小魚指的是那另一個大明戰神
“罷了,小魚你還是接著給咱說老四接下來兩次御駕親征的事兒吧。”
在朱元璋的注視下任小魚又繼續開始說了起來
“其實後兩次並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依舊還是為了那個阿魯臺,偏偏兩次還都沒能逮著他
首先是第四次,永樂二十一年剛剛生過一場大病的朱棣身體已大不如前,可哪怕是這樣他依舊再次親自率兵北征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他並沒有大張旗鼓而是選擇以逸待勞,在塞外做足了準備等著阿魯臺自投羅網
只是他哪裡知道在他出兵的同時阿魯臺已經和剛剛回到瓦剌的脫歡打了起來,甚至還被打得落花流水
等到朱棣收到訊息已經是兩個月後,朱棣得知了阿魯臺已經被脫歡給收拾了於是便去虜獲了阿魯臺的得力助手也先士幹並收至麾下。”
“這種亂臣賊子還收至麾下幹嘛,直接砍了便是”
“砍了也先士幹朱棣或許就沒有第五次御駕親征了
可能是出於表忠心的原因,這個也先士幹建議朱棣再次出兵徹底降服阿魯臺,當然,被阿魯臺跑了這麼多次朱棣肯定也想好好收拾他
所以在永樂二十二年,時年六十多歲的朱棣在一些大臣的強烈反對下依舊還是選擇再次率兵出征
途中朱棣得到訊息早在他第四次御駕親征之時阿魯臺便已經率部眾更往北遷徙,而且遭遇了大暴雪許多阿魯臺的部眾皆已離阿魯臺而去
這次阿魯臺提前得知朱棣再次因他而來更是直接早早逃往漠北更深處的答蘭納木兒河藏身
朱棣自是不會放過,一路風塵僕僕率大軍趕至了答蘭納木兒河,奈何搜尋周遭數百里終是不見阿魯臺之身影,或許這也不過是阿魯臺故意放出的一個假訊息罷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經過朱棣的多番打擊,這個阿魯臺肯定是不成氣候了,可以說單單朱棣這五次御駕親征便已是把大明接下來數代人的仗全都給打了”
對此朱元璋不可否認
“不錯,老四打的這些戰其實都可以留給咱的那些子孫後代來打,但老四的雄心壯志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