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禮透過和大郎學習,很快學會了當地語言。
大郎是個很靈活的小孩子,他因為秦禮學習進步快而驕傲,感覺自己比先生還牛批了,所以秦禮說要請他吃飯,讓他把全班同學都帶上時,大郎完全沒有任何懷疑,高興的應承下來。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這幾天秦禮用大把的銀子子,把大郎的同學哄得開心得很,個個就只想吃喝玩樂,完全沒有了讀書的心思。由於出來玩耍就耽誤了學業,孩子們被家長和老師兩邊爆揍,全部招供。
倭島國的人警惕心很強,嚴禁自己孩子再和他玩耍了,第二天再讓大郎約飯時,就只有大郎一人赴約了,問大郎原因,才知道原來是被老師和家長知道了,今天不能來,今後可能也來不了。秦禮想:“要是都這麼高的警覺性,自己的任務還怎麼完成啊!”
他不死心,套大郎的話,打聽幾個目標學生的家庭背景,大郎告知這些學生的家裡不是高官就是權貴,再不濟就是大郎這號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個別的居然還有暗衛。“媽呀,還好沒有動手,這幫小子的身份這麼特殊?”秦禮果斷決定放棄這條線。
“看樣子學生這條路還是需要調整一下!他們有監護人,一旦失蹤,立馬就被發現了,惹不起?惹不起呀!
“要不從成年人下手?”秦禮不得不重新調整目標方案群,成人,25歲內,四肢靈活健壯,有特殊技能,學習能力強,應變能力強,做事專注!
接下來的幾天,秦禮在無虞州的街頭巷尾穿梭,透過與當地人的交流,逐漸摸清了這座城市的佈局和人群分佈。
他得知,城中有一處名為“書閣”的地方,是當地讀書人常去的聚集地,那裡或許能尋到合適的人選。
秦禮決定先去書閣探探路。
這一次,他換上一身儒雅的書生服飾,手持一把摺扇,步伐輕盈地走進了書閣。
書閣內書架林立,滿是各種典籍,不少讀書人正埋頭苦讀,偶爾低聲交流幾句。秦禮裝作隨意瀏覽書籍的樣子,目光卻在人群中仔細搜尋。
突然,他注意到角落裡有一個少年,約莫十六七歲的模樣,面容清秀,眼神靈動,正專注地翻閱一本兵法書籍。秦禮心中一動,這少年看起來聰慧機敏,且無旁人陪伴,或許是個合適的人選。
秦禮緩步走過去,微微一笑,用流利的倭島國語說道:“這位小兄臺,這本兵法書籍甚是晦澀難懂,不知兄臺可否指點一二?”少年抬起頭,見秦禮氣質不凡,便微微一笑,說道:“兄臺若不嫌棄,不妨坐下,咱們一同探討。”秦禮心中暗喜,用手指指外面,示意不打擾別人,少年非常配合的站起來與他前後出去。
兩人來到外面休息間,先是大郎老老實實的給秦禮講解這本書裡文字註釋,然後談到兵法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對策。
秦豪自然是懂這本書的,聽著少年人的解說,感覺另有一番景象不禁悄然鼓掌!
兩人從兵法談到詩詞,又從詩詞聊到天下局勢,秦禮發現這少年不僅聰慧過人,且見解獨到,對時事也有自己的看法。秦禮心中越發滿意,覺得這少年若是能成為受體,定能為煉製出秦家急需的上乘精品血魔。
然而,秦禮也深知,要讓這少年成為受體,還需進一步瞭解他的背景和家庭情況。於是,他試探性地問道:“小兄臺如此才學,想必家學淵源,不知令尊是何方高人?”少年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道:“我自幼父母雙亡,是祖父撫養我長大,祖父也已過世多年,如今我獨自生活,靠給人抄書為生。”
秦禮心中一驚,沒想到這少年竟是孤兒,這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煩。他心中暗自盤算,該如何將這少年帶回南越國,不如編一個合理的理由讓他心甘情願隨自己走,才是最為穩妥的。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