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風捲著灰燼與血腥,掠過城頭,把黃忠的鬚髮吹得獵獵如火。那原本雪白的長髯,此刻被血漿與塵泥黏成一綹一綹,像一叢被野火燎過的蘆葦,焦赤卻仍倔強。老人拄著鳳嘴刀,背脊挺得筆直,彷彿要把那副被歲月壓彎的脊樑重新撐回少年時的弧度。城牆腳下,叛軍的鼓聲一陣緊似一陣,鼓皮被雨點般的箭矢敲得“咚咚”作響,像催命的閻羅在叩門。
“將軍!東門告急!”
親兵的聲音嘶啞得幾乎聽不出字眼,只剩喉嚨裡滾動的血沫。黃忠回頭,看見那孩子左臂已斷,僅以殘存的衣袖草草扎住,血水仍順著指縫滴落。老人抬手,用拇指揩去少年眉弓上的一道血痕,聲音低而穩:“再堅持一炷香。”
“可……魏將軍……”
“魏延若還活著,自會回來;若死了,便由老夫替他報仇。”
黃忠說罷,將刀往城磚上一磕,火星四濺。他抬眼望向城外——黑雲般的叛軍層層湧動,劉賢的“零陵”大纛在暮色裡像一柄倒懸的鐮刀。雲梯一架接一架搭上城垛,蟻附計程車卒口銜短刀,雙目赤紅。更遠處,拋石機的梢杆呼嘯而起,磨盤大的石塊在空中劃出死亡的弧線,砸得城牆顫抖,碎石與殘肢齊飛。
黃忠忽然笑了。
笑聲從胸腔深處滾出,震得周遭士兵耳膜發麻。老人反手摘下身後的寶雕弓,弓臂上“長沙黃忠”四字已被血跡糊得只剩輪廓。他搭箭、拉弦,三石強弓如滿月,絃音驟響——百步外,一名正在揮旗指揮的叛軍都伯應聲而倒,箭矢貫顱,餘勢未衰,又釘入後一人咽喉。城頭爆發出零落的喝彩,可轉瞬又被更密集的箭雨壓滅。
“老將軍,我們……守不住了。”
副將卓膺的兜鍪已裂,半張臉被血糊住。他單膝跪在黃忠身側,聲音抖得像風中的破旗:“南郡兵只剩兩千,箭矢將盡,滾木礌石已空……”
黃忠沒有看他,只凝視著西南方的地平線。那裡,最後一縷夕照正沉入群山,像一柄被折斷了鋒刃的劍。
“劉賢小兒,欺我年邁?”老人喃喃,忽然拔高嗓音,“三軍聽令!開城門!”
眾人駭然。卓膺撲上去抱住黃忠的腿:“將軍!不可!”
黃忠一腳踢開他,聲如銅鐘:“開城門!隨老夫衝陣!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拉劉賢墊背!”
城門絞盤發出垂死的呻吟。千斤閘緩緩升起,吊橋“砰”然砸落。黃忠翻身上馬,那匹名叫“燎原”的棗紅老馬鬃毛散亂,卻仍昂首嘶鳴。老人高舉鳳嘴刀,刀鋒映著殘陽,像一泓流動的血。
“南郡兒郎,可敢隨我赴死?”
回應他的,是八百人嘶啞的怒吼。
然而就在城門洞開的剎那,西南方的天際忽然騰起一線塵土。初如輕煙,轉瞬便成狂龍。一面“霍”字大旗破塵而出,旗面獵獵,金線繡成的霍字在夕陽下熠熠生輝。鐵蹄如雷,當先一騎白馬銀甲,長槍如龍,正是武陵太守霍峻。
“援軍!援軍到了!”
城頭殘兵先是愕然,繼而爆發出震天的哭嚎與狂笑。霍峻的武陵兵如一把燒紅的尖刀,直插叛軍側肋。劉賢正欲揮軍奪門,忽聞後方大亂,回首間,正見霍峻挺槍躍馬,槍尖寒星一點,轉瞬即至。
二馬交錯,只一合。
劉賢的刀剛舉至半途,霍峻的槍已毒蛇般鑽入咽喉。血花綻開時,零陵軍最後的膽氣也隨之潰散。主將的屍身被戰馬拖出十餘丈,頭盔滾落,露出一張仍帶著不可置信的臉。叛軍陣腳大亂,有人掉頭奔逃,有人跪地乞降,更多人被武陵鐵騎碾作肉泥。
城下屍山血海中,吳巨與劉合併肩而立。二人鎧甲殘破,臉上血汙與淚痕交織。吳巨的刀已捲刃,劉合的弓弦盡斷。他們對視一眼,同時拋下兵器,跪向城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