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文明自主開新紀 平衡永續證無前 (第1/2頁)
穿越三國之天下歸心 小說 上帝它祖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新宇宙歷三千二百年,平衡之樹的根系已滲透至鴻蒙邊界的「創世裂隙」。鴻蒙手持道心權杖站在裂隙邊緣,杖頭的十三道星芒與遠處的道心星遙相呼應。太初的鴻蒙護心鏡映出裂隙另一側的「平行虛域」,那裡的文明因缺乏平衡之道的指引,正陷入「絕對自由」與「絕對秩序」的永恆戰爭。
"根據創世神實驗室的殘留資料,"影的聲音從博物館的全息投影中傳來,"平行虛域是創世神的「未選之路」,那裡的文明無法理解平衡,只能在極端中迴圈毀滅。"他的身後,首任雙生的骸骨複製品閃爍著警示的紅光,"現在,虛域的戰爭正在侵蝕我們的鴻蒙邊界。"
鴻蒙揮動道心權杖,杖身的三國英魂虛影同時顯形——關羽的青龍刀劈開空間壁壘,諸葛亮的羽扇指引能量流,華佗的銀針修補裂隙傷口。但每次修補後,裂隙都會在平行虛域的戰爭餘波中再次裂開,彷彿在訴說著平衡之道的終極悖論:「當文明拒絕平衡,守護者該如何自處?」
太初的護心鏡突然捕捉到熟悉的波動,鏡中浮現出陳淵的光暗能量球投影:「平衡非強制之枷鎖,乃自願之共生。若文明選擇極端,亦需尊重其選擇之權利。」這句話如晨鐘暮鼓,在鴻蒙和太初的靈契中激起漣漪。
"亮曾言:「治大國如烹小鮮」,"鴻蒙望著裂隙中墜落的文明碎片,"或許我們該做的,不是修補裂隙,而是將平衡之道的種子播撒過去,讓那邊的文明自主選擇。"她將道心權杖插入裂隙邊緣,杖頭的星芒化作十三顆種子,每顆種子都包裹著三國時期的平衡智慧——赤壁的火攻象徵「毀滅中的重生」,空城計寓意「脆弱中的勇氣」。
平行虛域的「秩序帝國」邊境,一位名為「熵」的機械戰士在巡邏時發現了發光的種子。當他觸碰種子的瞬間,關羽的虛影在他的機械視網膜上顯形,青龍刀斬出的不是攻擊,而是「義」的光紋。熵的程式出現罕見的紊亂,他的武器系統自動切換為防禦模式,這是秩序帝國戰士從未有過的選擇。
與此同時,虛域的「自由聯邦」中,一位名為「混沌」的能量體少女撿到了諸葛亮的種子。羽扇的虛影在她掌心展開,扇面上的八卦圖讓她狂暴的能量第一次有了韻律。她驚訝地發現,自己能控制能量的暴走,不是透過壓抑,而是透過引導,就像諸葛亮指揮千軍萬馬般從容。
影的溯時之舟此時穿越裂隙,帶來了關鍵發現:「秩序帝國」的領袖竟是曹操的轉世,他的機械王座上刻著「寧教我負天下人」的扭曲銘文;「自由聯邦」的首領則是張飛的轉世,他的能量王冠上鑲嵌著「殺盡不平」的瘋狂寶石。兩人的靈契中,分別封存著首任雙生「陽」與「陰」的殘識。
"這是創世神的「平衡映象實驗」,"林月璃的鴻蒙之書在博物館顯形,"每個極端文明的領袖,都是三國英魂的「陰影面」轉世,用以測試平衡之道的普適性。"書頁上的插圖顯示,曹操的「權謀」與張飛的「莽勇」在虛域被放大為毀滅之力,卻在主宇宙成為平衡的基石。
鴻蒙和太初決定深入虛域,以「非干預者」的身份觀察文明選擇。他們在秩序帝國看到,子民們如同齒輪般精確運轉,卻失去了創造的熱情;在自由聯邦看到,能量體隨意摧毀星球,卻在空虛中尋找意義。直到某天,熵和混沌同時來到裂隙邊緣,他們手中的種子已經生長為「平衡之苗」。
"我們的文明需要的不是戰爭,"熵的機械音帶著罕見的溫度,"就像曹操在官渡之戰後屯田養民,秩序需要包容自由的種子。"
"混沌不是無序,"混沌的能量體凝結成穩定的人形,"就像張飛在長坂坡虛張聲勢,自由需要秩序的邊界。"
兩人同時將平衡之苗植入各自的文明核心,秩序帝國的中央計算機開始模擬「自由程式」,自由聯邦的能量風暴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