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上午10:07,愚園路321號廚房
不鏽鋼盆裡的麵糰發出“咕嘟”聲,羅金鳳將拳頭深深按進黃油與麵粉的混合物。手機第三次震動時,她正用刮板刮下指尖的面絮,螢幕上跳出“金鳳姐姐”的新私信:“他連續兩週沒陪我吃飯,是不是想分手?”
蒸汽模糊了玻璃窗,她對著霧氣呵出一口氣,指尖在螢幕上飛舞:“試試把他手機日曆裡的會議標註折成紙鶴,用你髮圈上的碎鑽當眼睛——光會替你說話。” 案板上,麵糰被壓出細密的指紋,每個渦旋都對應著她十年前編寫的情感演算法程式碼段。
閃回:1999年冬,中科院上海實驗室
23歲的羅金鳳戴著護目鏡,盯著電腦螢幕上跳動的基因序列。孕吐讓她指尖發顫,卻捨不得放下滑鼠——她正在給未出生的孩子編寫“成長情感模型”,用自己的腦電波資料作初始引數。突然,隔壁實驗室傳來爆炸聲,玻璃碎片劃過她的左臉頰,在耳後留下月牙形疤痕。
“小羅!”導師葉天涯衝進來,將她護在實驗臺下方。他白大褂口袋裡掉出個金屬片,上面刻著歪扭的“y”符號。羅金鳳撿起時,發現那是塊微型電路板,元件排列方式與她夢中的星空重合。
現實:2010年廚房
羅金鳳將麵糰分成劑子,每個劑子重量誤差不超過0.1克——這是她根據葉雲天嬰兒時期的奶量波動編寫的烘焙演算法。手機提示新粉絲關注,頭像是個穿白大褂的男人背影,id叫“timetravelery”。
“老葉,下來吃飯!”她朝二樓喊。樓梯拐角處,丈夫的背影與記憶中1999年的身影重疊。她摸了摸耳後疤痕,那裡藏著一枚微型晶片——2000年生產的初代情感演算法儲存單元,此刻正隨著她的心跳微微發熱。
下午3:15,浦東科技園會議室
葉天涯的鋼筆尖懸在“y”字母最後一捺上方,墨水滴在“投資協議”的“時間研究”字樣上,暈開的痕跡像極了時空褶皺的示意圖。他望向玻璃幕牆外的雲朵,想起今早妻子發來的簡訊:“今天教小姑娘用紙鶴測謊,你年輕時給我折的千紙鶴還在抽屜裡。”
閃回:2000年春,產房外
“恭喜,是個男孩!”護士遞來襁褓時,葉天涯的機械錶突然停擺。他盯著兒子後頸的淡色胎記,形狀與1999年爆炸中失蹤的電路板元件完全吻合。抓周儀式上,嬰兒推開金元寶和毛筆,攥緊了他故意混在玩具裡的微型電路板——那是從未來實驗室殘骸中撿回的時空定位器碎片。
“老葉,發什麼呆?”合夥人拍拍他肩膀。葉天涯回過神,筆尖落下,句號在紙上洇成深色小點——這個符號在他的時空演算法裡代表“奇點”,是連線過去與未來的摺疊點。
現實:2010年會議室
簽署完畢的檔案被裝入牛皮紙袋,他在封口處按下指紋。掃描器藍光閃過,系統提示:“身份驗證透過,y級許可權啟用。” 窗外忽然下起太陽雨,彩虹的第七道弧光恰好落在他胸前的機械鳥領帶夾上——那是用1999年事故中殘留的飛船殘骸碎片打造的。
手機震動,妻子發來張照片:麵糰上的指紋掃描圖,配文*“看,咱們兒子的初戀要成了”*。葉天涯放大圖片,發現指紋紋路與他實驗室裡“牢籠”裝置的能量回路完全一致。他摸了摸西裝內袋,那裡裝著兒子三歲時畫的時空模型——此刻被他用作“y”投資公司的logo原型。
晚上7:42,城市夜景航拍
林月瞳站在寫字樓天台,髮圈上的紙鶴被晚風吹得輕顫。她照著“金鳳姐姐”的教程,將葉雲天本週的會議時間折成三十二隻千紙鶴,用碎鑽點綴眼睛。當最後一隻紙鶴卡在髮圈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