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tt-title">第393章耍心眼子

對於國庫的增收,葉景銘則主要從農業方面著手,提了一些建議。

首先,就是推廣最佳化後的糧種,並且不斷培優。

其次,興修水利,最大程度降低乾旱和洪澇等天災對老百姓的影響。

最後,沒有田地的老百姓可以自己開墾荒田種植,開墾出來的田地受官府認可保護,由官府開具田契,且官府提供糧種,並且三年之內免稅,三年之後,再正常交稅。

葉景銘提的這些建議,看似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實則意義深遠。

最關鍵的是,他所提的建議並不尖銳,推行的阻力較小,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皇帝很欣慰,“這兩年你在吏部做的很好,這篇策論寫的也很穩重!”

“但是最佳化後的糧種是什麼意思?”他問。

葉景銘不明白父皇為什麼要這麼問,當即看向葉景辰。

糧種培優之事一直都是皇兄在做,能取得成果也都是因為皇兄的奇思妙想和不斷實踐,這樣於國於民都有利之事,難道皇兄還沒有告知父皇?

難道皇兄有什麼計劃?

那他將這件事寫進了策論之中,會不會影響皇兄的計劃?

葉景銘有些擔心,但是他又想到,皇兄事先已經看過了他的策論,若是真有不妥當之處,皇兄一定會跟他說,既然皇兄沒說,那說明這件事沒有關係?

“父皇,我們不是在東宮填了半畝池塘種稻谷嘛,這些年誤打誤撞,培育出了產量更高、味道更好的稻穀,這件事兒臣不是已經告知過您了嗎?您不記得了?”葉景辰神色如常的問。

“有這事?”皇帝滿頭問號。

他是知道眾皇子公主在東宮種植了半畝田的稻穀,一應種植事宜都是他們自己親力親為,他甚至親自看過好幾回小崽子們在田裡勞作,沾了一身泥巴的狼狽模樣。

第一次稻穀收穫之時,葉景辰還眼巴巴的給他送了一斗米,他還跟朝臣炫耀來著,結果有御史不長眼,居然為此彈劾葉景辰,說儲君不務正業,他氣得將彈劾的御史當堂給打了個半死。

這些事他是有印象,但是最佳化糧種這麼重要的事,如果葉景辰告訴過他,他不可能沒印象啊!

“你吃兒臣送的稻米都吃了好幾年了,居然不記得此事了?”葉景辰故作震驚的問。

皇帝頓時更疑惑了,他現在才而立之年,應該不至於不記事吧?

“張順德,有這回事?”皇帝只得問站在一旁的張順德。

“回陛下,確有其事!每年秋收之際,殿下都會送新鮮的稻米來承乾宮,今年的稻米是一個月前送的,您嘗過之後很滿意,還往東宮送了賞賜呢!”張順德連忙說。

一個月前的事,皇帝還有些印象,似乎是有這麼回事,他依稀記得那天的米跟他吃慣了的貢米比起來口感確實更香更糯。

“為何不告訴朕那米是東宮送來的?”皇帝神色不虞的問。

要不然他就又能去朝堂上對著那群老東西炫耀一番了!

“陛下恕罪,都是老奴的錯!”張順德連忙跪下請罪。

“父皇,這不怪張公公,是兒臣不讓他告知您的!您忘了六年前兒臣第一次給您送稻米,您當著朝臣的面炫耀,結果害得兒臣被御史彈劾不務正業的事了嗎?”葉景辰神色哀怨的問。

皇帝頓時有些尷尬,他確實喜歡炫耀了一些,也確實有好幾次因為炫耀連累的葉景辰被御史彈劾,但那又不是他的錯,錯的是那些喜歡多管閒事,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御史們!

“兒臣確實跟您提到過我們種植的稻穀產量比尋常良田種植出來的稻穀產量要高,可能您當時太忙